“如何誘之?”
陳元康緩緩泄了一口氣,微微抬起頭,接著說道:
“孫子兵法有雲,所謂致人而不致於人,
又有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以利動之,以卒待之。
大王若能暴露旗鼓,定能牽敵以主力而攻之?
一來西賊各軍為立軍功,必然軍陣大亂,而失方寸。
二來中軍若能抵擋,則能牽製黑獺中軍,截斷中軍與其左翼合軍,
布置精銳於我軍右翼,全力攻敵左翼,加之我軍勢眾,勢必潰其左翼
這時即可全力合圍黑獺所領中軍,進而覆滅黑獺全軍!
即便中軍不能無法抗住黑獺主軍,則往孟津關邊戰邊退,待重振旗鼓後,再舉反攻。
仍可與右軍對黑獺成夾擊之勢!”
高澄一聽,臉色驟變,他瞪大了眼睛,率先反對起來:
“不行,這樣太危險了,父親!昔日敖曹暴露傘蓋引得西賊群而攻之,最終潰敗!此計過於冒險!”
“是啊,大王,切不可如此冒險啊!”“是啊!太危險了”
眾人也都開始跟著反對,屋子裡議論不斷
高歡陷入了沉思,想到了韓菱之戰,那時也是以自己中軍為誘餌,昔日都能背水一戰,如今又如何不能?
“我覺得元康此計可行,況且今日敵敗,即便收攏了餘部,也是大有損傷,又何須懼怕?
但如何暴露旗鼓,誘敵深入?”
陳元康鎮定回道:“可遣一間諜詐降,報敵大王旗鼓之樣。”
眾人見高歡同意,更加著急地繼續反對著。
高澄則是細思邙山之地,屬低矮丘陵,亦有溝壑縱橫,誘敵深入之法倒是可用,但想到沙苑之役,父親為餌仍是太過危險。
“父親,若用此計,如若中軍有頹敗之勢,兒子希望父親先行撤離,兒子願攝麾司鼓!”
“子惠,為父知你心意,可你還從未有過領軍作戰的經驗,隻怕”
高歡沒有說出怕他難當大任的話語,正想著其他話語來拒絕高澄,
這時陳元康又拱手說道:“大王,世子憂慮大王安危,可見其孝,何不采納?”
高歡望向陳元康,並未答話,而是繼續思索著,不斷權衡著。
高澄此時繼續說道:“父親,邙山丘陵溝壑縱橫交錯,適合設伏隱匿
兒子聞邙山有散溝,其溝四散而通,
傳昔日劉秀行軍至此,手下軍士十有九散,兵在此能散逃,想必也可隱匿,
何不傳向導官,抱散溝四方地形,以檢此法是否可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