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何能縱得了這貪?又如何遏不得這惡?
父王向來情重,隻要朝中眾人,都能及時改正悔過,亦有機會再為重用。
不知太保,與司徒公,亦作此想否?”
高隆之與孫騰聽聞,心中稍安,連忙點頭,齊聲說道
“世子所言甚是!”
高澄聞言一笑,
“二位叔伯,既能理解,我也就欣慰了。”
接著才引入正題。
“如今叫二位叔伯前來,便是有一重要之事相托!”
二人見高澄終於提及正事,趕忙坐直身子,全神貫注地望向高澄。
高澄先拿起兩疊文書,分彆遞給他們,隨後神色嚴肅,侃侃而談。
“自六鎮之亂,如今又東西分治,百姓因戰事紛擾,不得不四散逃亡。
尤其是兩境沿線,以及河南一帶,百姓安定者少,流亡者眾,分彆流散至河東河北諸州。
流民無戶,多數又被地主豪強所控,淪為奴隸私兵。
從仲密叛逃之後,父王已在各州巡視,先後掌握了大致的流民情況,皆記錄於此文書之中。
粗統便有五十萬眾以上,此數龐大,朝堂不得不重視。
我如今所托之事,便是這流民擴戶的之事!
朝廷會委派兵力給二位叔伯,以前往諸州,為流民編戶,置分田產,重新核定各州租調基數。
其中流民論為私兵者,便以詔充公。
河北一代的豪強門閥,鄉黨氏族,擅養私兵者甚眾,二位叔伯,亦當好好與之周旋。
若遇負隅頑抗者,則以欺君謀逆之罪處之,切莫心慈手軟。”
高澄越往後說,越發嚴肅,說到最後一句,言語之調更是狠厲。
“司徒公,昔日你曾上表撤裁私兵之事,當知之中厲害之處。
你們都是朝廷的棟梁,大魏的能臣,將此重任托付於你們二位,我才會放心!”
高澄沒有征詢他們的意見,說完以後就靜靜地等著二人的回複
高隆之率先打破沉默,站起身來,雙手抱拳,語氣堅定
“既為朝廷命官,大將軍委任擴戶之事,下官在所不辭!”
孫騰看了高隆之一眼,也隻能緩緩說道:“老朽雖年邁,既得大將軍信任,也定然全力以赴。”
高澄聞言大笑:“很好,此等重任,也隻能是交給你們二位重臣,如此,我們便好生商討一番。”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