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被俘虜的山匪有人交代,他們是小隴山的人,算不得匪,而是盧氏豢養的私兵,以匪徒的名義聚集在小隴山。”
“盧氏膽子這麼大的嗎?”趙生知道這個時代有豢養私兵的習慣,一般都是針對自己的敵人,或者自己感到危險才啟用的。
然而,貌似自己在蔚州這裡不妨礙盧氏的利益吧。
“小隴山領頭人也正是盧氏族人,名字叫盧毅侯。”
“盧毅侯?”
“是的,公子,他就是禮部尚書盧毅芃的親哥哥。”
趙生忽然想起,禮部尚書的確叫盧毅芃,曾經自己被貶,還有這老小子的功勞。
“好一個禮部尚書。”想到這,趙生緊咬後槽牙道:“身為國之要職,自己家人為匪為患。”
其實這件事還要追溯上次爾汗單於是失敗。
成堂三原是韃靼一個分支部落,因為父親交不齊羊羔,被部落首領抓了他一家人回去為奴。
曆史上韃靼人是沒有宗族觀念的,他們信奉的撒旦,以天神教為尊,韃靼部族分三等民眾,一種是王部落,另一種是子部落,還有就是奴部落。
在韃靼群中,對於他們的王而言,都是以奴才相稱的。
相傳這個和他們老祖東征,沿途歸順成立了韃靼一族,人數但是也不過幾萬人,依靠的就是凶狠。
上次爾汗大單於冒然選擇天啟鎮進入大周,結果還搶了天啟鎮和平山縣,這裡有許多在此做生意的匈奴人。
雖說匈奴人不殺匈奴人。
但是這裡沒有人幫助他們在代郡、常山郡等地帶貨,他們就要付出成倍的錢,將貨物送進這些城市。
還有就是大司空呼延家族的年輕,死傷嚴重,指揮不當的那蘭家族,沒有出麵做出任何補償,這件事作為大司空,在草原上很沒有麵子。
草原雄師三十萬,歸時人馬幾近殘。
英魂漂泊素縞舞,蒼生涕泗天地寒。
這不僅是恥辱,而且爾汗還不承認用錯人,才導致這次這麼大的傷亡。
這時候,單於賬下有人獻策。
“尊敬的大單於,我知道一個韃靼人,因為不甘為奴,殺死了他的主人,逃到了大周的小隴山,但是他的心還是天神的,他願意回歸。”
“回歸的條件是什麼?”爾汗麵對整個草原部落的指責,即便是自己保存了實力,但是太多的部落聯合,自己也未必能統治草原。
“單於,他回歸的條件就是去除奴籍,首先是他的父母。”
“他的父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