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思凱聽到趙生的話,若有所思道。
“盧家來過人,他們能提供一些糧食和牛羊肉……”
趙生看向武思凱,後者慌忙低下頭。
“商人就應該談,來往和談中才能產生利益,既然盧家這麼有心,我們也應該主動一下。”
“我聽駙馬爺的!”
武思凱的話讓趙生一激靈,他知道麵前的人已經變味了,或許已經拉不回來了。
“你看著安排,有了結果知會一聲,有錢不賺王八蛋!!!”
“有錢不賺王……”武大總管笑了,“原來有錢人的思維也是這麼現實!”
楚州。
三月的天氣開始回暖,尤其是在這裡,綠上柳梢頭……
達成協議的趙恒,更是懶得操心,一切有李俊操持著。
去年楚州風調雨順,鹽的產量比往年多了一些。
“北方出現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通州黃鹽?”
通州為什麼一夜之間出現通州鹽,這事情要從三彙口說起。
有人發現三彙口也能出鹽,不過要等到夏季。
再說定州一帶,成功地發現了一些礦物鹽,雖說能成功提煉,並放在食品裡出售,終究還是缺少一些礦物質。
不錯,就是人們常用的碘。
基於此,定州的海產品就有了雛形,海帶是最原始的食物,沿海周邊大量地出現,隻是沒有人喜歡。
在三彙口的時候,就有人開始收集海水裡的食鹽。
趙生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於是和趙暉協商,將他的軍隊退役的幾百人安插三彙口,一方麵收購海菜,另一方麵就是收集海鹽。
此時三彙口的海鹽非常便宜,畢竟是私鹽,誰也不敢明目張膽地銷售。
“大人,北方的黃鹽似乎是鮮卑族帶來的,不過這鹽不能吃。”
“既然是不能吃,我們楚州的鹽價為何受到影響?”
鄺宮無論如何也想不通,極寒之地的人在冬天,將這些黃色的石塊運到燕州,居然能換到白花花的鹽回去。
其實這些黃色的鹽是岩鹽的一種,裡麵涵蓋的雜質不一樣,呈現的顏色也不同。
亞硝酸銀呈現的就是黃色,也常依附於岩鹽,至於用途,嘿嘿,趙生覺得這東西不錯,於是就大量收購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