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近了,敵人起兵了!”
起兵,類似衝鋒的意思,意在提醒列陣的士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大周涇陽城外的軍陣是品字,中軍扛下所有。
“敵將一字陣,我軍二龍戲水。”
一字陣也叫雁行陣,是一種無常型的軍陣,要麼就是錐形往裡麵紮,或許是蠍子甩尾,亦或者鉤形陣。
總之一字陣隨時可以變化。
大周也慣用二龍戲水,或者三門陷陣,都可以應對一字陣,尤其是騎兵的一字陣。
然並卵。
二龍戲水也好,三門陷陣也罷,前提是人數要在騎兵的數倍才有效果。
“中軍……背後是流民,你們頂住,流民就能頂住。”
這一嗓子,大抵的意思是,流民給你兜底,誰也彆想著跑。
耶律齊帶著騎兵已經靠近,中軍隻射出一輪箭矢,前麵的排頭兵就拿著長槍刺過去,以命換命的打法。
這樣打法步兵是非常的吃虧,往往是幾個步兵才能換一個騎兵的命。
然,悍不畏死,也就無所謂生死了。
長槍隻能刺入馬匹的身子,騎兵則是躍起,斬下長槍兵的頭顱。
不過後麵的長槍兵則是刺入騎兵的身子。
“你們這樣……何必呢……”
臨死前的北匈奴騎兵,怎麼也想不到,這些大周的步兵會這樣搏命的打法。
戰陣一旦堵住了騎兵,騎兵則失去了機動快速的優勢。
左右二龍便會撲上來。
人數真的不夠,中軍的流民像是泥石流,舉著手裡的武器,加入殺敵大軍之中。
閆如象見機會難得,下令:“號子下去,攻!”
“攻!攻!!攻……”
一千多人喊著號子,像似小豹子一樣衝了過去。
號子就像傳染性疾病,不僅僅在自己隊伍裡蔓延,隔壁軍隊聽到號子,也激情澎湃。
“攻……”隔壁的軍官扯著長長的尾音,高呼著。
“攻!攻!!攻……”
一樣的號子,一樣的節奏,一樣的悍不畏死。
小飛棍來咯……
耶律齊大概是沒有想到,草原上百戰百勝的一字陣,為何在這裡不靈驗了。
看著築起的防禦,他大吃一驚,恍然明白些什麼。
“鳴金……快……”
北匈奴騎兵聽到銅鑼的聲音,調轉馬頭撤了出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