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人傑排行榜』
『十大奇人』
『第三位:千古完人,王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被後世稱作“儒家最後一位聖人”,“千古第一完人”。』
“什麼!?千古第一完人!?”
“儒家聖人??簡直狂妄!!”
這是大明之前的諸多世界裡,所有人共同的心聲,他們根本無法想象,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有如此稱號?
要知道自孔夫子之後,就連孟子都隻能稱亞聖,這後世之人,難道竟能比肩至聖孔子嗎?
『王守仁出生於官宦之家,自幼飽讀經書,誌存高遠,才名遠播的同時,又有著特立獨行的思想。』
『長大後,王守仁科舉入仕,卻觸怒了權傾一時的大太監劉瑾,以至於被貶謫至貴州龍場,當了龍場驛棧驛丞。』
『在此期間,王守仁沉心學問,教化當地,踐行知行合一,並逐漸領悟了“心學”真諦,史稱“龍場悟道”。』
『之後,劉瑾倒台,王守仁也獲得升遷,輾轉各部,政績不凡。』
『其中最令人稱道的,莫過於他在軍事上的傑出才華。』
『任職江西時,恰逢盜匪猖獗,官兵不能治,王守仁到任後,卻是計謀百出,隻率領書生和偏裨,便一舉蕩平了為患數十年的盜匪。』
『不久,寧王造反,天下驚懼,又是王守仁挺身而出,用計拖延,招募義兵,僅僅曆時三十五天,便平定了聲勢浩大的寧王之亂。』
『隻可惜,如此大功,卻沒能獲得當時朝廷的肯定,一直到正德皇帝死後,嘉靖繼位,才對王守仁有所封賞。』
『不過哪怕是嘉靖皇帝,對王守仁也是不冷不熱的態度,以至於終王守仁一生,也沒有真正進入過大明中樞。』
『但在此期間,王守仁每到一地,皆是致力教化,傳播“心學”,逐漸令得心學大昌,也使得深受朱程理學荼毒的儒家學說,真正向前走出了一大步。』
『晚年,王守仁奉命巡撫兩廣,平定叛亂,戰勝之後卻肺病加重,告老還鄉,隨即病逝。』
“啊?沒了?這也沒看出有多大能耐啊?”
“是啊,就這?還號稱千古第一完人?”
諸界中人看罷了王守仁,這似乎並不算太過出彩的一生,不禁都是有些疑惑起來。
『曆數王守仁的畢生成就,無疑是對於心學的完善和傳播。』
『在那個理學肆虐,思想僵硬的時代,王守仁就像是為漆黑的房間撬開了一角,讓真正的陽光照射進來,照亮了房間內部的腐朽,也為無數有識之士引領了前進的方向。』
『王守仁死後,他的心學迅速傳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等思想,皆為後世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