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跨洋攜家暖,拓土續新章
柬埔寨金邊的晨光剛漫過光伏電站的藍色麵板,李淵就站在電站入口處來回踱步。今天是蘇瑤帶著李陽、李悅來柬埔寨的日子,他特意換上了蘇瑤去年給他買的淺灰色襯衫,袖口還彆著李悅手工做的“金線”布扣——那是孩子特意叮囑“爸爸見我們時要戴”的小信物。
“李總,車已經在路口等了,去機場大概要四十分鐘。”王磊拿著車鑰匙走過來,看著李淵緊張整理衣領的樣子,忍不住笑,“您比簽百億合同的時候還緊張呢。”
李淵也笑了,指尖摩挲著布扣:“這不一樣,他們娘仨第一次來這麼遠的地方,我得把所有事都安排妥帖。”說話間,手機響了,是蘇瑤發來的定位,附帶一條語音:“老公,我們剛下飛機,李陽非要自己拎裝文具的箱子,說要親手交給柬埔寨的小朋友!”
語音裡還夾雜著李悅的歡呼聲,李淵聽著,腳步都輕快了幾分。上車後,他打開平板電腦,翻出提前做好的“柬埔寨家庭遊攻略”——上麵標注著帶孩子們去逛的夜市、吃阿莫克魚的老字號餐館,還有要帶蘇瑤去看的湄公河日落,每一項後麵都畫著小小的“√”,那是他熬夜查資料時做的標記。
車剛到機場停車場,就看到蘇瑤穿著米白色連衣裙,正踮著腳往出口望。李陽背著塞滿文具的書包,像個小大人似的護在妹妹身邊,李悅則舉著一張畫,上麵是“爸爸和光伏電站”的簡筆畫。
“爸爸!”李悅最先看到李淵,掙脫蘇瑤的手就跑過來,撲進他懷裡。李陽也快步跟上,把書包往李淵麵前遞:“爸爸,你看,我帶了五十本筆記本和一百支筆,都是給村裡小朋友的!”
李淵蹲下身,一手抱著李悅,一手摸了摸李陽的頭,目光落在蘇瑤身上。妻子笑著走過來,遞過一個保溫杯:“知道你忙起來就忘了喝水,給你裝了蜂蜜檸檬水,路上喝。”
回電站的路上,李悅趴在車窗邊,看著路邊的橡膠林和彩色的傣族村寨,眼睛亮晶晶的:“爸爸,這裡的房子像積木一樣!比畫裡的還好看!”蘇瑤則翻開手機裡的照片,給李淵看李陽在學校組織的“光伏知識小課堂”上的表現:“他現在能給同學講清楚太陽能怎麼變成電了,老師還誇他是‘小電力專家’。”
剛到電站宿舍,李陽就拉著李淵要去看光伏板。走進電站,藍色的光伏板在陽光下連成一片,遠處的村寨裡飄著炊煙。李陽蹲在光伏板旁邊,仔細看著接線處,突然抬頭問:“爸爸,這些光伏板一天能發多少電?夠村裡多少戶人家用啊?”
“這些光伏板一天能發兩萬度電,夠村裡三百多戶人家用呢。”李淵拿出手機,打開電站的實時監控數據,“你看,現在是上午十點,發電效率已經到95了,比在老撾的時候還穩定。”
李悅則拉著蘇瑤,在電站旁邊的空地上鋪開畫紙,要畫“全家福光伏圖”。她把蘇瑤的長發畫得飄逸,把李淵的襯衫畫成淺灰色,還在光伏板旁邊畫了幾個柬埔寨小朋友,手裡拿著她送的文具。
當天下午,李淵帶著一家人去了岩拉村長的村寨。剛到村口,就看到村裡的孩子們排著隊,手裡拿著鮮花和水果。岩拉村長笑著迎上來,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說:“李總,歡迎你的家人!孩子們都盼著李陽和李悅來呢!”
李陽把書包裡的文具分給孩子們,每個孩子拿到筆記本和筆,都開心地用柬埔寨語說“謝謝”。李悅則把自己畫的“金線圖”送給岩拉村長的小孫女,小姑娘抱著畫,興奮地拉著李悅去看她的小玩具。
蘇瑤則和村裡的婦女們聊起了天。得知村裡的橡膠園今年因為雨水回收係統收成好了三成,蘇瑤笑著說:“以後我們還可以幫你們建一個橡膠加工小作坊,讓橡膠能賣個好價錢。”婦女們聽了,都激動地圍著她,問什麼時候能建。
晚上,岩拉村長在村裡擺了長桌宴,桌上擺滿了阿莫克魚、菠蘿飯和烤雞肉。李悅第一次吃阿莫克魚,辣得直吐舌頭,蘇瑤趕緊給她遞上果汁,李淵則在旁邊笑著給她夾不辣的菠蘿飯。李陽則和村裡的小男孩們一起,舉著椰子水乾杯,用剛學的柬埔寨語說“朋友”。
飯後,村裡的人在空地上燃起篝火,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蘇瑤拉著李淵的手,跟著節奏輕輕晃動,李陽和李悅則在篝火旁和孩子們玩捉迷藏。月光灑在光伏電站上,藍色的麵板泛著柔和的光,遠處的村寨裡,家家戶戶的電燈亮著,像星星落在了人間。
“老公,你看現在的樣子,真像你當初說的,光明和溫暖都送到這裡了。”蘇瑤靠在李淵肩上,聲音溫柔。李淵握著她的手,心裡滿是踏實:“這都是因為有你在,家裡和公司都幫我穩住了,我才能在這邊安心做事。”
第二天,蘇瑤提議去湄公河看日落。一家人坐在遊船上,湄公河的水泛著金光,遠處的夕陽像一個大火球,慢慢沉入地平線。李悅趴在船舷邊,指著天邊的晚霞:“媽媽,你看,晚霞像不像光伏板反射的光?”蘇瑤笑著點頭,拿出手機拍下這一幕,說要把照片洗出來,掛在客廳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李陽則靠在李淵身邊,問起了鼎盛集團接下來的計劃。李淵告訴兒子,公司下一步要開拓越南的光伏市場,還要在柬埔寨建第二個光伏電站。“等你再長大一點,爸爸就帶你去越南,看看那裡的光伏電站怎麼建。”李淵摸了摸兒子的頭,“不過你現在要好好學習,以後才能幫爸爸一起,給更多地方帶去光明。”
李陽認真地點頭:“爸爸,我以後要當電力工程師,比你還厲害,建更大的光伏電站!”
從湄公河回來的路上,蘇瑤接到了財務部的電話。掛了電話後,她笑著對李淵說:“好消息,越南國家電力公司主動聯係我們,想和我們合作建光伏電站,還說要參考柬埔寨的模式,幫當地村寨解決用水和就業問題。”
李淵心裡一喜,他知道,這意味著鼎盛集團的海外布局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而這一切,離不開團隊的努力,更離不開家人的支持——蘇瑤在後方統籌財務,李陽和李悅用童真傳遞溫暖,正是這份來自家人的力量,讓他在開拓海外市場的路上,始終充滿信心和勇氣。
在柬埔寨的最後幾天,李淵帶著家人去了琅勃拉邦的寺廟,李悅在寺廟裡畫了很多畫,說要把這些畫送給國內的同學,讓他們知道柬埔寨的美麗;李陽則去了當地的學校,給孩子們講光伏電站的知識,還教他們組裝簡單的太陽能小模型。
離開柬埔寨的那天,岩拉村長帶著村裡的人來送他們。孩子們抱著李陽和李悅送的文具,依依不舍地揮手。岩拉村長遞給李淵一個木雕,上麵刻著“光明”兩個字:“李總,謝謝你給我們帶來光明,以後不管你去哪裡,柬埔寨的村民都會記得你。”
飛機起飛時,李悅趴在窗邊,看著漸漸變小的光伏電站,小聲說:“爸爸,我們以後還會來柬埔寨嗎?”
李淵握著她的手,看著窗外的藍天:“會的,等我們在越南的光伏電站建好了,就帶你來看看,到時候,我們還要去更多的地方,建更多的光伏電站,讓更多的人用上乾淨的電,讓更多的家庭感受到光明和溫暖。”
蘇瑤靠在李淵身邊,輕聲說:“不管你去哪個國家,我和孩子們都會陪著你。家裡有我,你放心去闖。”
飛機穿過雲層,朝著濱海市的方向飛去。李淵看著身邊熟睡的孩子們,又看了看身邊溫柔的妻子,心裡滿是幸福和期待。他知道,未來的日子裡,鼎盛集團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還會開拓更多的海外市場,但隻要有家人在身邊,有這份溫暖的力量支撐,他就敢闖敢拚,就有信心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種下更多光明的種子,讓那條象征著希望的“金線”,延伸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連接起更多家庭的幸福與夢想。
而此刻,遠在越南的河內,越南國家電力公司的會議室裡,總經理正拿著鼎盛集團柬埔寨光伏電站的資料,對員工們說:“我們要和鼎盛集團合作,不僅因為他們的技術好,更因為他們有責任心,能真正幫到當地的百姓。我們要學習柬埔寨的模式,讓光伏電站不僅能發電,還能給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陽光透過會議室的窗戶,灑在資料上“鼎盛集團”四個字上,泛著耀眼的光芒。就像李淵說的,真正的企業,不僅要追求利益,更要承擔責任,用技術和愛心,為世界帶來更多的光明與溫暖。而這份光明與溫暖,會像一條無形的金線,連接起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人們,共同編織出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回到濱海市後,李陽把在柬埔寨的經曆寫成了作文,題目是《爸爸的光伏電站》,還在學校的作文比賽中得了一等獎。李悅則把在柬埔寨畫的“金線圖”做成了畫冊,送給了班裡的每一個同學。蘇瑤則在財務部會議上,分享了柬埔寨項目的財務經驗,為接下來的越南項目做好了準備。
李淵則在鼎盛集團的高層會議上,提出了“光明無國界”的發展理念:“我們要把柬埔寨的經驗帶到更多國家,不僅要建光伏電站,還要幫當地百姓解決實際問題,讓鼎盛集團成為一個有溫度、有責任的企業。”
會議結束後,李淵回到辦公室,看著牆上掛著的“全家福光伏圖”——那是李悅在柬埔寨畫的,畫麵裡,一家人站在光伏電站前,遠處的村寨燈火通明,天邊的晚霞像金色的絲帶。他拿起手機,給蘇瑤發了一條消息:“老婆,謝謝你和孩子們,有你們在,我什麼都不怕。”
很快,蘇瑤回複了消息,附帶了一張照片——照片裡,李陽和李悅正趴在客廳的茶幾上,一起畫“越南光伏電站圖”,李陽在旁邊寫著“越南,我們來了!”,李悅則在旁邊畫了一條金色的線,從中國延伸到越南,連接著兩個國家的光伏電站。
李淵看著照片,笑了。他知道,新的征程又要開始了,但這一次,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的身後,有最溫暖的家人,有最可靠的團隊,有最堅定的信念。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鼎盛集團一定會在海外市場上創造更多的奇跡,會把光明和溫暖,送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會讓那條象征著希望的“金線”,永遠閃耀著光芒。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兵王歸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