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風雨同舟破險局,同心共繪合作卷
喀麥隆的雨季來得比往年早,連續三天的暴雨讓園區外的土路變得泥濘不堪。李淵站在中控室的窗前,看著遠處被雨水模糊的草原,眉頭緊鎖——對講機裡剛傳來消息,通往杜阿拉港的貨運公路發生了塌方,原本今天要運到的第二批儲能電池被困在了半路,而園區的應急儲能隻夠維持兩天供電。
“爸,貨運公司剛才來電說,塌方路段至少要三天才能清理完,電池根本沒法按時送到。”李陽拿著平板電腦匆匆走進來,屏幕上是塌方現場的照片,巨大的石塊和泥土堵滿了公路,幾輛貨車被困在原地動彈不得,“姆貝勒村那邊已經來問了,要是斷了電,他們剛種下的玉米苗就沒法灌溉,這季的收成就全完了。”
蘇瑤也從財務室趕來,手裡攥著一份報表:“我剛算了一下,要是停電超過兩天,園區的冷藏庫就會停轉,裡麵存放的光伏組件維修材料和給村民準備的藥品都會變質。而且尼日利亞代表團下周就要來簽合作意向書,要是讓他們看到咱們連供電都保證不了,肯定會影響合作。”
李悅端著剛泡好的熱茶走進來,遞給三人:“我跟當地的氣象部門聯係過了,未來兩天還有暴雨,塌方路段的清理工作可能會更慢。不過我想到一個辦法,咱們可以聯係附近的中國援建水電站,看看能不能從他們那裡臨時借調一些應急電源,先解燃眉之急。”
李淵接過熱茶,喝了一口,思路漸漸清晰:“這個辦法可行。李悅,你現在就聯係水電站的張站長,我以前跟他在維和任務中合作過,他為人很仗義,應該會幫忙;李陽,你帶兩個人去塌方現場看看,跟貨運公司和當地政府溝通,儘量加快清理進度;蘇瑤,你去跟姆貝勒村的村長說明情況,讓村民們先做好節水準備,同時組織園區的工作人員,把冷藏庫裡的重要物資轉移到有備用電源的倉庫。”
“好!”三人齊聲應道,轉身各自行動。
李悅拿著手機,快步走到露台——這裡信號更好。她撥通了水電站張站長的電話,詳細說明了園區的緊急情況。張站長聽完,立刻說道:“沒問題!我們這裡有三台應急發電機,還有一批備用電纜,我馬上安排人給你們送過去,預計兩個小時就能到。不過我們的發電機功率有限,隻能保證你們的核心設備和村民的灌溉用電,其他非必要用電得暫時停了。”
“太謝謝您了,張站長!您真是幫了我們大忙了!”李悅激動地說道,掛了電話後立刻把消息告訴了李淵。
與此同時,李陽帶著兩個維修隊員,開著越野車駛向塌方現場。一路上,雨水不斷衝刷著路麵,車子好幾次陷進泥坑,幾人隻能下車推車。到達現場時,當地政府的工程隊已經在清理塌方,但由於雨勢太大,進度緩慢。
“您好,我是中非能源合作產業園的李陽,我們有一批重要的儲能電池被困在這裡,能不能麻煩你們加快一下清理進度?”李陽找到工程隊的負責人,遞上自己的工作證。
負責人搖了搖頭,無奈地說道:“不是我們不想快,這雨太大了,剛清理完的泥土又會滑下來,太危險了。而且我們的設備有限,隻能慢慢來。”
李陽看著被困的貨車,心中焦急。他忽然想起園區裡有幾台重型挖掘機,於是立刻給李淵打電話:“爸,塌方現場的工程隊設備不夠,咱們園區的挖掘機能不能調過來幫忙?這樣能加快清理進度。”
李淵沉吟片刻,說道:“可以。你跟工程隊負責人溝通,讓他們配合咱們的挖掘機作業。注意安全,雨大路滑,一定要小心。”
掛了電話,李淵立刻安排園區的挖掘機師傅出發,同時聯係當地的交通部門,協調挖掘機通行的路線。
蘇瑤則來到姆貝勒村,找到姆博亞村長。村長聽完情況,立刻召集村民開會:“大家都聽到了,園區遇到了困難,咱們不能坐視不管。從今天起,各家各戶都要節約用水,優先保證玉米苗的灌溉。另外,我跟村裡的年輕人說好了,明天咱們去塌方現場幫忙,一起把路清理好,讓電池能早點運到園區。”
村民們紛紛響應,有的說要去送水送飯,有的說要去幫忙推車。蘇瑤看著熱情的村民,心中滿是感動:“謝謝大家!等問題解決了,咱們園區一定好好感謝大家。”
當天下午,水電站的應急發電機和電纜送到了園區。李淵帶著維修隊,立刻開始安裝調試。蘇瑤和李悅則組織工作人員,轉移冷藏庫裡的物資。村民們也自發來到園區,幫忙搬運物資,有的還帶來了自家的食物,給工作人員們補充能量。
傍晚時分,園區的核心設備恢複了供電。中控室的屏幕上,發電量數據雖然不如平時,但至少能保證基本的運營和村民的灌溉用電。李淵看著屏幕,長舒了一口氣——第一步總算成功了。
第二天一早,雨勢漸小。李陽帶著園區的挖掘機,趕到塌方現場。當地工程隊和村民們也早已到場,大家分工合作,有的清理石塊,有的平整路麵,有的給工作人員送水送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加油!再加把勁!”阿莫拿著鐵鍬,用力鏟著泥土,額頭上的汗水混著雨水往下流。其他村民也不甘示弱,一個個乾勁十足。李陽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滿了力量——這就是中非友誼的力量,在困難麵前,大家總能團結一心,共同克服。
經過兩天的奮戰,塌方路段終於清理完畢。被困的儲能電池順利運到了園區。當最後一箱電池卸下車時,李淵和村民們都歡呼起來。姆博亞村長握著李淵的手,笑著說道:“李先生,我就知道,隻要咱們齊心協力,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李淵點頭道:“是啊,多虧了大家的幫忙。這份情誼,咱們永遠記在心裡。”
電池安裝調試完成後,園區的供電恢複了正常。姆貝勒村的玉米苗也得到了及時灌溉,綠油油的幼苗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一周後,尼日利亞代表團如期來到園區。當他們聽說了園區克服塌方危機的故事,以及中非村民攜手合作的事跡後,紛紛稱讚:“李先生,你們不僅技術過硬,還能和當地村民打成一片,這樣的合作我們非常放心!”
在簽約儀式上,尼日利亞代表團團長鄭重地簽下名字:“我們相信,和你們合作,一定能在尼日利亞建成最好的光伏基地,讓更多非洲人民用上清潔能源。”
李淵握著團長的手,說道:“請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不辜負你們的信任。中非合作,就是要這樣風雨同舟,攜手共進。”
簽約儀式結束後,代表團參觀了園區的光伏板陣列和中控室。李陽向他們詳細介紹了光伏項目的技術優勢和運營模式,李悅則展示了村民們使用光伏電的生活場景照片。代表團成員們不時點頭稱讚,有的還拿出手機拍照,說要把這些經驗帶回尼日利亞。
傍晚,園區舉行了慶祝晚宴。餐桌上,既有中國的特色菜肴,也有非洲的傳統美食。李淵、蘇瑤、李陽、李悅和尼日利亞代表團成員、姆博亞村長、阿莫等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舉杯歡慶。
“為了中非友誼,乾杯!”李淵舉起酒杯,高聲說道。
“乾杯!”大家齊聲響應,酒杯碰撞的聲音,在草原的夜空中回蕩。
晚宴後,李淵一家坐在露台的長椅上,看著遠處村落裡亮起的燈光,以及園區裡閃爍的光伏板。李陽感慨地說道:“爸,媽,這次的事讓我明白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隻要咱們一家人同心同德,再加上中非朋友的幫忙,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
李悅點頭道:“是啊,以前我總覺得做項目隻要技術過硬就行,現在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才是最寶貴的。這份中非友誼,比任何技術都重要。”
蘇瑤靠在李淵的肩上,輕聲說道:“未來的路還很長,肯定還會遇到更多的挑戰。但隻要咱們一家人在一起,和非洲的朋友們攜手並肩,就一定能創造更多的奇跡。”
李淵抬頭望著夜空中最亮的星,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沒錯。中非友誼就像這顆星星,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雨,都能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我們要把這份友誼傳承下去,讓光伏的光芒照亮更多的非洲草原,讓中非合作的故事,在這片土地上永遠流傳。”
夜色漸深,草原上的風帶著青草的氣息,吹過園區的光伏板,發出輕微的聲響。李淵一家坐在露台上,聊著未來的規劃,聊著中非合作的美好前景。他們知道,這隻是一個新的開始,在未來的日子裡,他們會繼續在這片非洲的土地上,用汗水和智慧,書寫更多關於團結、友誼和奮鬥的故事,共同繪就中非合作的美好畫卷。
喜歡兵王歸回請大家收藏:()兵王歸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