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往前走了幾步,我仔細觀察棺中之人。
六十幾歲的樣子,頭發花白,胡子全白,不知道是不是放在水晶棺中的緣故,看上去他臉上皮膚飽滿,連一點皺紋都沒有。
我們所站著的角度,隻能看到他的半張臉。
看著這半張臉,我竟然有種眼熟的感覺,而且特彆的熟。
這不可能啊!李淳風是唐朝人,那個時代根本沒有照片或者視頻資料流傳至今,就算有畫像,那個時代的畫像也和本人真實模樣大相徑庭。
可是這種麵熟的感覺相當奇怪,還不僅僅是看著麵熟,而是十分熟悉,有種親切之感。
我當然知道這根本不可能。
“難道這就是李淳風——李淳風前輩?”我趕緊控製住這種奇怪思緒,問徐半仙。
當著人家遺體的麵,直呼其名,總覺得不太禮貌,於是我話出口後,又加上了“前輩”倆字。
徐半仙沒有回答我,而是深深地朝著透明棺材鞠了三躬。
這其實已經承認了對方的身份。
水晶棺材前有個皮箱子,不知道是牛皮還是鹿皮的,做工十分精致。
“小子,應該是找到了!”
徐半仙興奮地喊道。
他走過去,拿起皮箱子。
我也趕緊從透明棺材上把視線轉移到徐半仙的手上。
徐半仙小心翼翼地將手伸入皮箱內,竟然先是掏出一個被獸皮包裹著的長方形物件,徐半仙趕緊扯開獸皮,竟然是一本線裝書。
這書並不厚,看上去都沒有一百頁。
處於好奇,我也趕緊湊過去。
深藍色的封皮上隻有三個字,雖然是篆體字,可都是常見字,我認識。
竟然是“推背圖”三個字。
徐半仙渾身明顯一顫。
“難道這竟然是推背圖真跡?”他聲音帶著顫抖。
我大體知道推背圖的來曆。
相傳這本書是唐代兩位道士李淳風和袁天罡鼓搗出的一部奇書,當時唐太宗李世民得了天下之後,本想讓這兩位高人預測一下大唐的國運,沒想到一人入迷,竟然預測了兩千年之後的事情,幸得袁天罡推了一下李淳風的背,李淳風才停止了演算。而這部書有因此得名。
這本書由60幅圖畫、讖語和律詩組成,講述了唐朝以後發生的曆史。曆朝曆代都被視為禁書,宋朝的皇帝得了天下之後,同樣也把這部書視為眼中釘。當時,宋太宗趙光義在位,有人預言大宋王朝到了太宗就要完蛋,於是乎,太宗就頒布了一道聖旨,誰家有《推背圖》一書,一律查抄,格殺勿論。
可是,沒想到本來還隻是一點風言風語,大宋朝廷這麼一查,市麵上的書反而更多了,而且各種版本的都有。這時候,一位大臣就建議:凡事不可以禁,得疏才是法。
於是太宗頓時開朗了,就派人修訂了《推背圖》,刪掉了一些內容,並添加了一些東西,流放市場,讓大家購買閱讀,並說道:國家發布的是正版,民間的全是盜版,內容也是假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