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西山。
一間道觀立於孤峰之上,俯視著人間。崎嶇的小徑宛如一條蜿蜒長蛇,為山巔的仙境與凡塵的煙火搭起了一條溝通的橋梁。
這間素雅小築門前,有一個十分氣派的牌匾——
天師府。
傳說,這裡居住著一位隱世老神仙。他對尋常的邪祟不屑一顧,隻有足夠強大的妖邪,才能勾起他下山斬妖除魔的興趣。
“仙長!您可一定要救救我們啊——!”
幾名村民匍匐在天師府門口,長跪不起。“我們村子裡出現了一群邪祟,每到夜晚就會闖入民宅,吞吃生人魂魄……”
“前來除魔的修行者非死即傷,隻有您才能幫到我們了!”
一名鶴發長須的老者眯著眼睛,從道觀中踱步走出。
“老夫知道了。”
他的步態極為輕盈,仿佛使出了騰雲駕霧之法,從屋內飄到了屋外。看著跪地不起的村民,他隻是抬起手、勾了勾手指。
“誠意呢?”
村民們當即會意,領頭人從懷中掏出了一摞沉甸甸的金元寶。“老天師,這是附近幾個村的村長聯合富戶們收集到的供奉!”
“嗯,都退下吧,”
麵對那一摞閃著光的真金,老者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記住:心誠則靈。”
他揮了揮手,示意身旁一名眉清目秀的小道童將這些元寶收好。
“你們的誠心天地可鑒,你們的煩惱……很快就會煙消雲散。”
“小緣啊,今夜跟師傅下山走一趟,山下的村落有邪祟作亂。”
一旁的小道童點了點頭,眼中同樣對黃金沒有絲毫渴望。
他的表情,甚至有些……嫌棄?
等到所有村民都下了山,背影漸行漸遠,老道士才將道觀的門緩緩關上。
他一把奪過了托盤,將一枚金元寶用牙咬了一口,以辨真偽。
此時的老人,哪裡還有什麼仙風道骨?
隻剩下了對金錢的渴望。
老道士挑挑揀揀,將那枚帶著牙印的金元寶丟給了小道士。隨後,老道士似乎感覺給徒弟分的有些少了,他又強忍著悲痛,將兩枚元寶推給了小道士。
“咱們可說好了!出師前你三我七,出師後五五開……”
看到自家師傅討價還價的樣子,小道士無奈的歎了口氣。他將肩頭的麻花辮推到了身後,扶著臉認真的問道:
“……這些都不是重點吧?”、
“第一次下山,你說能祛除疫魔,結果拿出來的是中草藥配符水。”
“第二次下山,你說是進山捉妖,結果用的是弓箭和凡鐵捕獸夾。”
“第三次……”
看著小道童滔滔不絕的細數自己的“罪狀”,老道士立刻心虛的打斷了他:
“停停停!且不論長幼尊卑,你我都是吃這碗飯的,揭老底可不厚道啊!”
三年前,老道士在湖邊撿到了這個身穿道袍的小孩。
那時的小道士,看起來隻有八歲左右。
他不記得自己家住何地,師從何人……隻記得自己的名字。
——溫道緣。
恰好,老道士的真名叫張道二,名字裡也有一個道。
他這一生坑蒙拐騙從無敗績,被周圍的村民尊稱為法力高強的“張天師”。可等到他老的走不動路了,總要有人繼承衣缽。
於是,張天師便收了這孩子為徒。
在收下溫道緣為徒後的某一天,老道士突然發現了他的神異之處:
這孩子在鏡中水中……沒有倒影!
相信科學、精通醫術、懂得各種雜學的張道二細細的為溫道緣把了脈,又用各種反光道具嘗試,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
……真是活見鬼了!
“這世上哪有什麼疫魔、妖物?”
老道士將一枚金元寶托在掌心,愛不釋手的細細端詳著。
“不過就是長的大了點的野豬、不太常見的細菌病毒而已——他們不懂,我們懂,所以咱們師徒才能賺到這份錢,懂?”
看到自家師傅那俗氣的手勢,溫道緣覺得又好氣又好笑。
“所謂的厲鬼進屋殺人,無非就是路過的強盜,或是扮成鬼怪的江湖仇殺罷了。”
“那些人看到你沒有倒影的樣子,鐵定嚇得魂飛魄散!”簡單聊了幾句後,師徒二人就開始熟練的收拾起了行囊。
在太陽落山前,他們拎著大包小包住進了山腳下的村落。
一處民宅內。
老道士將一麵麵巨大的鏡子布置在了房間裡,在房間的四個角落分彆點上了一枚蠟燭,又將溫道緣的小麻花辮拆散,令他披頭散發的坐在大堂內。
“一會你就坐在這裡嚇唬他們,等目標一來,為師自會出手。”
老道士遞給了溫道緣一柄寒光閃閃的鐵劍,顯然是開過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