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虧得朱棣是馬背上的皇帝,無論何時都保持著理性和警覺,這才能在對方行刺的第一時間做出反應,沒能讓對方得逞!
方子言聞言開口反問道:“不知那刺客現在何處?”
“昨夜行刺失敗,那刺客已經服毒身亡!”
“陛下可是在懷疑此事是趙王一手操控?”
朱棣搖頭道:“朕之前的確有所懷疑,可今天一看到老三那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樣子,朕便知道他對此事卻不知情,如若不然,今天早朝,他絕不會表現得如此泰然!”
朱棣對於自己這三個兒子的性格還是較為了解的,老大朱高熾性情敦厚,但卻有幾分婦人之仁。
老二朱高煦性情火爆,急躁,但卻是最像自己的一個。
至於老三朱高燧,這小子平日裡便是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模樣,心裡藏不住事情。
要說跟在朱高煦的身邊做些給老大使絆子的勾當,他或許有這個膽量。
可要說行刺自己。
就算給他幾個膽,他也不敢這麼做!
朱棣今早之所以會如此動怒,一方麵是因為自己昨晚遭遇了刺殺,心情躁鬱。
另一方麵則是因為錦衣衛監察不嚴,竟然導致靖難遺骨繼續在京城橫行,甚至已經滲透到了宮裡!
如果不是方子言之前出麵為錦衣衛求情,朱棣恐怕真要在一氣之下廢除錦衣衛。
朱棣講完了自己的推斷,隨即轉頭看向方子言:“朕覺得此事可能還是和靖難遺孤有關,若是放在之前,朕可以不與他們計較,可如今他們已經把刀架在了朕的脖子上,朕不能如此罷休!”
所謂天子一怒,伏屍百萬,血流千裡。
如今這群靖難遺孤竟然敢借著朝廷選拔秀女的契機進宮行刺。
試問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們不敢做的?
朱棣之前念在朱高熾和方子言幾經求情的份上。
已經決定要對這些靖難遺孤網開一麵。
隻可惜對方步步緊逼,如今已經觸及到了朱棣的底線。
朱棣若是繼續縱容他們的行徑,那他就不是永樂大帝了!
方子言聽出了朱棣的這番言外之意。
他深吸口氣,開口問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對靖難遺孤趕儘殺絕?”
趕儘殺絕,這絕非是一件好事。
朱棣聽出了方子言話語中的遲疑,於是對其反問道:“除此之外,你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嗎?”
朱棣隻用一句話便徹底堵住了方子言的嘴。
如今永樂一朝與這些靖難遺孤早已經結成了一個死結。
除非雙方中的一方被徹底覆滅,退出曆史舞台。
否則想要解決雙方之間的矛盾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方子言自知朱棣的旨意無法篡改,也不繼續糾結此事,隻是開口對朱棣問道:“陛下準備怎麼做?”
“扶持東廠,徹查靖難遺孤!”
如今盯上東廠的可不僅僅隻有方子言一個,朱棣經過這次刺殺的教訓,同樣也意識到了東廠的重要性。
錦衣衛在明處暴露的時間實在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