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業化、城鎮化,施行大規模的墾荒和複墾,其征用的大量的土地和自然資源從哪兒來的?從農村中來!”
“78年以後,國家政策啟動,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農民們大多處於就業末端,乾著最累最臟的活,為國家建設提供最廉價的勞動力。”
“能想象嗎?城市裡的在崗職工們,年平均工資有將近25萬元,可農民工的一年收入,僅僅隻有11萬。”
“而如今,曾經的農民工的孩子們,再一次充當城市的廉價勞動力,任由更多的吸血鬼趴在他們的後代身上,敲骨吸髓。”
“農村,農民,他們的孩子,一次又一次充當了國家前進的燃料,可是,社會回饋了他們什麼?”
“在過去,工人、農民,把自己的‘剩餘價值’全部上交給了國家。”
“可是,後來的私有化,又使得一個時代的人的奮鬥成果,賤賣給了民企和外資。”
“我的祖國,確實富裕了。”
“可從農民工身上攫取大量利益的人,轉頭罵他們臟亂差,說他們落後,汙蔑他們是強j犯,形容他們為城市裡的蟑螂。”
可惜,這篇長貼未能蕩滌起任何水花,讚與評論寥寥無幾,瀏覽人數屈指可數。
它宛如茫然暗夜裡悠然一現的曇花,眨眼之間,徹底淹沒在洶湧澎湃的吵鬨聲中。
——
網絡裡的熱議聲遍布大江南北。
不乏對極光財富的質疑者、維護者,以及旁觀者。
針對這一情況,極光財富和其聘請的藍燈國際早有準備。
鄭易平的私人會議室。
隔斷窗簾外,風雨交加,泥沙俱下。
室內空調溫度打得很低,除濕器滿負荷工作,才讓偌大的空間依舊維持乾燥。
鄭易平坐在寬大的辦公椅上,手指捏住眉心。
他手邊是一直響個不停的手機,如果留意,會發現,屏幕上已經有數百個未接來電。
潘鷹坐在真皮座椅上,一手捧著咖啡,一手給鄭易平遞過去幾張報表。
“這是有關極光財富的輿情分析報告。”
“從現在的輿論走向來看,楊城媒體是要把你的公司拖下水。”
鄭易平睜開眼,眼眸眯成一線。
潘鷹坦然的回視過來,並著重掃了眼還在不斷鬨騰的電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