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不會拿名譽開玩笑
紀冷明深知一件事。
底層大眾是爭取來的。
並非某個人振臂高呼,無產者們就會跟過來的。
他的工廠形式上是個工廠,是個經濟實體。
但更多的,它更像一個搖籃,一個孵化‘新社主文化’和‘新社主經濟’的搖籃。
他知道自己在做一件常人難以理解、難以想象的事。
他有200個員工。
他在改造這200名員工。
他試圖武裝他們的思想,賦予他們建設新的曆史的使命。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嘗試講述一件事。
千千萬萬人期盼的天下大同,是存在的,它不是夢!
——
包震領著他的同事們在電子廠進行了深入的采訪。
從上午到下午,整整四個小時的時間。
這次采訪,是包震三十年職業生涯中最熱血澎湃的一次采訪。
他年逾五十,浮生早已過半。
究其一生,唯剩梗跡萍蹤、漂泊無定。
可他卻在這樣的一處社會的凹地裡,窺見到了前所未有的心安。
數不清的寫稿靈感湧上心頭。
當即午飯都不吃了,直接把自己鎖在某個屋子裡。
並惡狠狠放話:“你們誰敢打擾我寫這篇鴻篇巨著,我一定死了連做鬼都不會放過你們!”
而與他情況類似的,還有其他多名調查記者。
這是一群有著最純粹、最堅定的理想信念的人。
他們熱情高漲。
他們慷慨激昂。
他們12個人,各自分布於廠區的每一個職工之家休閒中心的大小房間裡,集體閉關撰稿創作。
他們才思充沛,筆大如椽。
他們披袍擐甲,巍然屹立在文化戰線上。
那沙沙作響的落筆聲,仿佛青銅長戟,楔入大地。
頓時。
舊秩序一聲錚鳴!
——
包震在用陽間+陰間的方式,威脅他人不準打擾的同時。
另一條戰線。
早上八點。
電子廠原址已成廢墟。
外圍綿延了上百米的警戒帶被人拉開。
一支由專家、工程師、第三方獨立檢測機構、聯合辦案的消防組、環保組、公安組....總計三十餘人的調查隊伍,相繼邁入調查區域。
陽光飛掠而下。
空氣中彌漫著化學品燃燒過後的刺鼻的氣味。
地表滿是消防滅火時形成的黑色泥漿。
消防組清理現場。
專家、工程師結伴討論,並在認真勘測後,把起火點一一標注出來。
檢測機構的工作人員,時刻注意著可疑殘留物,順便將其保存好,方便送入實驗室檢測。
環保和公安部門的人,儘量配合的使用相機進行現場細節拍攝。
一群人團結合作,辛苦乾活。
由於廢墟內情況複雜,整個實地勘測的過程,持續了近6個小時。
下午四點半,太陽即將落山時。
終於。
第一個勘驗結果交流會議正式召開。
在會議上,來自第三方的檢測機構,向在場所有的人提出了質疑。
“我們初步化驗了多組現場提取到的殘留物。”
“非常令人不解的是。”
“我們檢測到了大量的rdx的成份,另外還有少量的聚異丁烯和癸二酸二辛酯的成份。”
“你們說這是由粉塵爆炸引發的化學品連環爆炸。”
“可我們初步檢測到的結果,和你們的推測,完全不同。”
“這實在太奇怪了!”
在場開會的人中,不乏化學品專家。
他們在聽聞爆炸物中檢測到了rdx,立刻臉色鄭重起來。
會議依舊由鄭處長主持。
這位五十歲上下的中年男人,並不太了解rdx是什麼。
他見大家變了臉色。
不由詢問:“你說的大量的、少量的成份,是什麼?”
“不是粉塵嗎?不是化學品嗎?”
化學專家接過話題:“哦不是粉塵。”
“rdx,學名:環三亞甲基三硝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