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龐天壽這廝可是整天服侍你的,他的錯,自然也是你的錯!”王愛秀懶得磨嘰,直接指摘出了永曆帝的錯誤。這在以往時刻,當麵直斥,近乎於謀反,一般都會被皇帝忌恨。
當年海瑞便是直接罵道:“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可謂是酣暢淋漓,直抒胸臆。這大明的天下,不是他姓朱一人的。
永曆帝忍不住反駁道:“你,你大膽!”此刻一旁的近侍已無得用之人,隻得靠他自己。
“哼!”王愛秀也不理他,隻待晉王發令!
李白見狀道:“我再問你一次,你可願意成為司禮監秉筆太監?”
小太監這才恭敬應道:“敢不從命!”
李白讚歎道:“好,見你讀過書,知道這大明的天下不是這姓朱一人的,乃是天下人的天下,既然他不頂用,那麼就我們自己要來頂住!”
這番在現代看起來再尋常不過之語,在其他人聽來,卻是忤逆綱常,這竟然將皇帝置於一邊。但在固原候王愛秀和平陽伯靳統武聽來,卻是感覺李白這是在示意,他有稱霸天下的野心。
李白歎道:“楊公畏知,剛直不阿,乃是為國為民的好官,秦王這件事情做的不對。固原侯,你去安排,給介甫先生厚葬,樹碑立傳,以表彰其忠義之心!”
王愛秀點頭應是,而一旁的小太監立刻附和道:“楊鐘願為大人效死!”
靳統武心道:“這個晉王比以前那個更懂得收買人心。”
永曆帝臉色一黑,這樣下去,自己豈不是真成了孤家寡人。
李白繼續道:“固原侯,留下一隊軍士,聽從楊鐘調遣!”
“是!”
有了這隊軍士,新晉司禮監秉筆太監,自然不害怕彆人不聽他的了。而他也迅速將龐天壽帶了下去,等待他的可想而知,世間再無這一號人了。
“陛下,還請下旨,我好北伐!”李白繼續道,將呆若木雞的永曆帝驚醒。
一側的王愛秀立即上前,找來一張空白卷軸,權且作為聖旨底子。將其置於案前,並磨好了墨,將一支筆遞給了永曆。
永曆麵色蒼白,遲疑了一會,但看著凶神惡煞的王愛秀,隻好接過筆,開始書寫起來。
不一會,就寫完了,然後找來玉璽蓋章。固原侯仔細看了一眼,才拿過來遞給了李白。按照慣例,這種沒有經過內閣的聖旨,一般被稱為中旨,文臣可以斷然拒絕這種旨意。但對李白而言,他隻需要一個名義而已,他認了那便是合乎邏輯的。
看著頹廢的永曆帝,李白雖然有些同情,但也深知這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個人正是南明不斷內訌,敗亡的根源之一,這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而且此時還需要給他立下規矩,避免他拿一些小事來擾亂自己的計劃。
“陛下,臣在北伐期間,不希望還出現此類事情,無論是針對我還是北伐諸將!”
責問似的語氣,讓永曆臉色更加難堪,他隻好道:“晉王毋須擔心,前線便宜行事,可先斬後奏!”
“好!日後北伐成功,陛下自然還是天下之主!”
靳統武和王愛秀對視一眼,各自心底又有些疑惑:“難道晉王又沒有這想法了?”
直到回到林城縣衙,平陽伯靳統武趁著李白還沒修煉,仗著膽子問道:“晉王,難道我們還要保這陛下嗎?”
李白笑笑道:“天下名分在他身上,此事隻能他自己改變,你們靜觀其變即可。”
固原侯王愛秀下意識道:“難道這位陛下日後會再作死不成?”
李白並未回答,實際上他已經看到了永曆帝未來,在幾年之後,將有一場巨變。
次日,整個林城開始傳遍了一條消息,晉王不日即將北伐,攻略兩湖。
而坊間的另一條傳聞則更是傳播的極快,則是晉王在沅州城外,顯露了神跡,將一個烏雲密布的天氣,硬生生變成了晴空萬裡,天命在晉王!
這條消息也迅速傳到了宮內,在宮內近臣中傳開來了。後宮之主,永曆帝糟糠之妻,曾經擔任過永明王妃的王氏,在一次睡前,也是出言詢問。
永曆帝也不好隱瞞,道:“龐天壽雖然消失了,但他不會瞞我。”
“那晉王真有篡逆之心?”
“你不知昨日他是如何逼迫於我,堂堂一個大明天子,竟然被人命令寫下聖旨!”
“真有那一日,臣妾會同陛下一起共赴國難!但眼下還未到最後時刻,陛下切莫灰心!”
“還能如何,這剛上任的司禮監的楊鐘,完全不理會我,隻聽命於晉王,仿佛他才是聖上一般。”
王氏也是官宦世家出身,寬慰道:“陛下,臣妾可以聯係長洲伯,由他代為聯係安龍的重臣,事情猶可為之!”
永曆帝聞言大喜,開始重拾信心,幻想著自己日後的境遇。隻是他沒料到的是,門外還有一個侍候的小太監,將兩人的低聲細語全部聽了去。
喜歡命運如河請大家收藏:()命運如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