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上古華夏先民的地盤,這個地方,和滄溟之地如此相同,恐怕跟伏羲族有一定關係。
伏羲是華夏的人文始祖之一,與神農,黃帝並稱為三皇。伏羲的出現的曆史比神農和黃帝早很多,他根據天地的變化,發明了八卦,為後世易學奠定了基礎。他製定了曆法,定節氣,形成了四季最初的曆史。他結網捕魚,發明了樂器。
按照他所創造的東西,比神農和黃帝更為原始,因而也更為靠前。現在的史書,將伏羲氏具象化成一個人,但李白在滄溟之地所見,這很可能是一個綿延幾千年的一個部落,隻是首領被稱為伏羲氏而已。
在冰期的時候,海平麵下降,他們生活在華夏的南方,這裡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因而也在東海,發現了最初的滄溟之地,構建了八卦,來壓製陰極的魔氣。而此地的巨大的陰陽雙魚,很可能是當時伏羲氏所居住的地方,他們以靈氣或者魔氣修煉。
而以陰陽雙魚交互纏繞的形態,也是伏羲女媧的傳說人首蛇神狀態之一。
或許獲得伏羲氏的傳承,便可以在破解這片地方的奧秘,否則就隻能以修為去強壓了,隻是如今這片地方在大海汪洋之下,如何去尋找伏羲氏的傳承呢?
“李師弟,可是有什麼疑惑不成?”張青雷問道。
“此地可能是人力所建,隻是滄海桑田,此刻已經在海麵之下了!”李白悠然道。
“人力?這怎麼可能?難道我等是一代不如一代嗎?”
一代不如一代,那很有可能,大禹時代,他本人至少已經蛟遊境界,便已經可以改天換地,治水成功。而之前的軒轅黃帝,更是引領華夏族的崛起,其本人修為,恐怕最低也是蛟遊境界。
而到如今,華夏竟然隻有一個引道境界,那還是自己的師傅,上一個恐怕也是自己的師祖。
至於幾大門派,恐怕隻有創派祖師才有這個修為而已。
“當年禹門先祖大禹,自然是引道境界之上,而幾千年以降,並沒有第二個引道境界之上!”李白淡定道。
“引道境界之上?”張青雷道長也是有些恍惚,什麼時候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恐怕自己畢生的追求,僅僅是達到引道境界而已。甚至達到入神後期圓滿,都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是啊,當年布置下這道大陣的人,恐怕遠不止引道境界之上,達到了傳說的境界!”
張青雷道長的cpu立刻冒煙了,引道境界之上還不止,還要到再上一層?那是什麼境界,自己好像都沒有聽過。
“不對,引道境界之上,叫什麼,自己好像也沒聽過。”張青雷心道。
於是小心翼翼問道:“師弟可曾知道,引道境界之上?”
“這個境界,可以移山填海,無所不能,非是我等可以理解!希望我有生之年,可以窺見!”李白道,這個境界不知自己能不能達到。
這句話說得張青雷有些抑鬱,引道境界之上都有奢望,那像自己,恐怕達到引道都已經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師弟豪情,令師兄自愧不如!”
“張師兄莫灰心,未來未定,豈可輕言放棄!”李白寬慰道。
張青雷也是心生無限之感,這一瞬間,似乎引道境界也不是那麼不可及。
這在李白眼中,卻看到了張師兄的未來竟然巨變,他本應該在入神後期,困頓幾十年,然後鬱鬱而終。但此番隻是自己一句話,竟然看到了他未來登臨了引道境界。
“我一言而改變了他的命運!”
李白有些唏噓,畢竟縱觀華夏整個修煉界,除了自己與秦小蠻二人,其餘的幾大門派,是有希望進軍引道境界的,不過是柳若南和張青雷二人而已。
其餘的人,要麼是現在境界太低,要麼天賦太差,天賦和境界同時高的,還需要機遇好,才能夠活到入神境界。但即使這個境界,也不可輕易放肆,畢竟這個境界,也是很容易死的。
特彆是西方的修煉者,已經明目張膽在組織人,狙殺華夏的青年才俊。從自己最開始在東圩北部遭暗算,到港島遭遇天竺和尚埋伏,最後在雪域高原被引道初期偷襲,無不是這一組織在下手。
“李師弟,其實要尋找這裡遺跡的後人,自然有幾個方向,最主要便是軒轅黃帝後人,不過堯帝,舜帝以及大禹都是黃帝後人,因而隻需要尋找這幾個後人便可。”
張青雷道長繼續道:“據我所知,堯帝並無後人,而大禹的後人,師弟最是清楚,至於舜帝後人,剛剛那個引道境界的鷹國國師馬丁,便是了!”
李白點點頭,心道:“張師兄所說的沒有後人,自然是後繼的修煉者,而不是沒有後代,大禹自然是禹門一脈,就是自己,門派典籍在曆史長河中消失了。”
他忽然想到了往事:“堯帝的傳承,也是在陶寺遺址,自然也是沒有多少了,他的境界比舜帝和大禹低上一些,那自己唯一的希望,便是那舜帝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張青雷道長見李白沉思,知道他大概在盤算門派的曆史,因而繼續道:“以我在南極島與舜帝後人交手來看,他們勢力猶在,不然怎麼培養出一個引道境界的鷹國國師,這是其一!”
“其二便是,舜帝術法偏重於水係,自然更容易控製此地,因而去尋找他的後人,恐怕才是解救秦師妹的最佳方法。”
李白心底暗道:“果然,這些門派精英沒有一個不是人精,他們不但修為超人,更是智計超人。自己剛剛僅僅推測出一點,他卻是原原本本給出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