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羲!我們願意並入陶部落,聽從您的安排!”
其餘的人也是隨聲附和,不過顯然沒有首領蒼這麼能夠表達。這個時候,能夠成為首領,還是年紀這麼大能夠繼續在這個位置就上坐著,便是有一些手段的。
李白道:“好!你們不日便將部落搬遷過來,在這一側山下紮營,具體的規劃,我會提前安排!”
“規劃?”
“具體的事情,你聽從山的吩咐,如果有半點違反,下次見到我便是你的死期!”李白道。
“不敢,偉大的羲!”
在這次來之前,李白已經規劃好,這個部落,在山的一側,靠著陶部落駐紮。具體的功能區,也已經大致分配好了,這些事情,嶺帶著人,已經將地點安排好了。
看著眼前的這些人,隻有將他們的小心思徹底擊碎,才能衷心的擁護,李白才有機會組織更多的人,發展出更為強大的文明。
隻靠他一個人,是改變不了這個時代的。隻有從最基礎的開始,聚集更多的人,讓這些人有同樣的信仰,才能夠發展壯大。
三日後,麻部落安頓完畢,開始來到山巔,商量接下來的事情。
這裡已經被搭建了一個簡單的棚子,一根簡單的立柱,配合一些麻布的棚頂,形成了一個幾十米寬的大廳。這個地方稍稍在山頂下方,避開了風雨最強之處,成為了這新生部落的核心,也是李白的日常居住所在。
昏迷的秦小蠻也被帶到了這裡,她的體內的筋脈恢複仍然是遙遙無期,什麼時間能夠蘇醒還不得而知。
由於秦小蠻躺在裡麵,眾人都隻能按照等級次序,坐在外麵,等待著修煉的李白。
“羲!所有人到齊了!”
山提醒道,要不是李白說過,他才不願意打擾修煉的李白。
李白緩緩睜開眼睛,右手也鬆開了秦小蠻的左手,剛剛一陣靈氣輸入,算是這一個多月不懈努力的,終於看到結果了。她體內恢複的七七八八了,不日就會蘇醒。
李白慢慢起身,看著眼前的眾人,陶部落的五人,還有麻部落的四人,然後緩緩道:“你們安頓好了?”
老嫗起身道:“已經安排好了!”
“那好,今日便開始商議後續的規劃!”
山詢問道:“規劃是什麼?”
“那便是我們對未來事情做的一些準備,能夠讓我們變得更為強大!”
山心中有些疑問:“更加強大?”當前的部落已經超過兩千多人了,與他記憶中的強大部落已經差不多強了。
李白開始吩咐道:“未來一段時間,我們要確定一些事情。山,你負責記錄日月的運行軌跡,確定曆法!”
“可是曆法,指導農時的曆法?”老嫗驚呼道。
“不錯!以太陽每日正午為最高點,記錄下日影的長度和方向,則可以確定時辰。”李白道,他看著遠處的高山,立刻就繼續道:“就以遠處的高山作為參照物,每日正午照射到地麵的距離,記錄下來。”
雖然有很多問題不懂,但是山還是老老實實的答道:“好!”
看著努力在理解的山,李白繼續道:“等後麵我再詳細說。”這個知識還是他在參觀陶寺遺址了解到的,古人已經可以很詳細的區分一年中的關鍵幾個時刻: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
陶寺遺址中,能夠區分節氣的,便是觀象台。由13根高達5米的夯土柱圍成一個半圓形,形成12道觀測縫,中心有一個圓形觀測點。站在觀測點向東望去,可以看見遠處的塔兒山,這是太陽初升的方向。在春分或秋分時節,太陽會從第7道觀測縫中升起,光線正好穿過縫隙打在觀測點上,觀測點、觀測縫和太陽形成一條直線。通過長期觀察和記錄,陶寺先民能夠準確地確定春分和秋分的日期。
陶寺觀象台不僅用於測量春分和秋分,還能通過其他縫隙觀測到冬至、夏至等節氣,從而將一年劃分為20個節氣,這是傳統二十四節氣的主要源頭。
這也是李白想告訴這些人的方式,隻有準確的知道二十四節氣,才能夠為未來農業打下基礎。
如果原本麻部落的加入還有些怨氣,那現在,老嫗心服口服,她起身拜謝道:“偉大的羲,我們遷移到這裡幾百年,還第一次學會了重新定立曆法的機會!”
天文曆法,在古代一直是諱莫如深,是統治階級最為神秘的存在。更是指導華夏先民,如何進行農業生產的根本。
“他們竟然知道曆法?不愧是大部落!”李白心道,隨口問了一句:“菖,你是如何知道的?”
老嫗名叫菖,跟自己的兒子組成了華夏最為重要的植物之一,菖蒲,可以作為藥用,具有抗菌等效果。
菖似乎回憶起往事,慢慢道:“回羲大人的話,在幾十代以前,麻部落本來就是南遷大部落的一員,因為難以存活,逐漸分散了。就像陶部落,原本跟麻部落是一起的。”
原來如此,看來這片平原的部落,都是當年一個大部族遷徙產生的,隻是因為新的環境十分惡劣,不得已分裂成了無數個小部落。隻有這樣,才能讓文明苟延殘喘下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然自己來了這裡,就不會讓他們再如此了。
李白繼續道:“曆法隻是其一,最為重要的便是食物,這附近沒有野獸,隻有魚類,這種東西,富含蛋白質,缺少碳水,還是需要有其他食物來源?菖,你知道這附近那裡有會種植的部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