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剛剛裴青宴下樓的場景幾乎是一比一的重新複刻了一遍。
裴望舒也是一愣。
依舊是鄧熙雯驚詫開口:“望舒也在家啊?”
而陳墨如似是覺得女兒剛剛下樓時說話的語氣不好,略有不滿的睨了她一眼,才道:“今天家裡要招待客人,自是要等客人到了才能開飯。”
“菁菁啊,這是我女兒望舒,熙雯認識的。”轉而又看向沈菁菁介紹。
裴望舒的目光在幾人的身上遊離了片刻,才開口先叫了一聲「顧阿姨」,後又由陳墨如介紹了沈菁菁和沈慈。
不似裴青宴那般會講話,裴望舒機械般的跟幾人打著招呼,而麵向沈慈時眼裡明顯多了些作為同齡人的打量。
沈慈的美是那種不容旁人忽視和否認的美貌,哪怕是同樣作為女生,也無法違心不承認。
而裴望舒身上則有很明顯的富家千金的傲然,和裴青宴身上的紈絝勁兒一樣,都是典型的豪門子女。
你甚至不用去深究,光是站在這種人旁邊,就能聞到金錢的味道。
沈慈對這種先天出身優渥的「天道寵兒」自是沒有任何意見,會投胎也是一個人的本事,說不定是上輩子當了大善人,這輩子才會有享不儘的富貴。
而且要說最受老天眷顧,她自己說第二,怕是沒人敢說第一。
所以裴望舒眼底不加掩飾的傲,在沈慈看來根本就不算什麼。
因為沈慈的骨子裡是狂,隻是她比較內斂,不會時刻把「狂」的一麵展示在彆人麵前。
這時,保姆走了過來:“夫人,飯菜已經好了。”
陳墨如熱情的招呼眾人入座,裴望舒眼裡沒人的徑直走到左側第一客位一屁股坐了下來。
待陳墨如走到主位時才看見女兒已經坐下了,當即不禁臉色一沉:“望舒,怎麼這麼沒有禮貌?”
裴望舒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自己是晚輩,不應該坐在這個位置。
豪門規矩多,哪怕你在家被嬌生慣養的寵著,但是一旦有客人在就還是得必須要守規矩才可以。
隻見她撇了撇嘴,心不甘情不願的起身,挪著身子到左側的第二個位置上坐下。
結果母親的目光依舊不依不饒的落在自己身上,裴望舒反應了一下才明白,又默不作聲的站了起來。
鄧熙雯來到左側第一客位落座。
沈慈和母親則在對麵,沈菁菁猶豫了一下,想讓女兒坐在右側的第一客位上:“阿慈,你坐這裡挨著你墨如阿姨,她想和你多聊聊天的。”
沈慈聞言則溫順自然的道:“媽,你坐這裡,哪有我坐你前麵的道理,隔一個位子而已,我坐這裡一樣可以陪墨如阿姨說話。”
陳墨如麵露微笑眼含讚賞的點了點頭:“阿慈說的沒錯,這孩子真是通事理,落落大方的招人喜歡。”
說著,下意識的瞥了自己的女兒一眼。
裴望舒臉色難看的嘟了嘟嘴,等所有人都坐下了她才坐下,並第一時間向沈慈投射而去一記滿是敵意的不善目光。
沈慈恍若未見,因為陳墨如一坐下就迫不及待的看向沈慈開口問道:“阿慈,我聽你母親說,你近來投資了不少項目?主要涉足一些什麼行業啊?”
“現階段主要投資比較多的是影視行業,不過影視行業回報周期拉的比較長,目前還沒有得到任何的收益。”沈慈實話實說。
陳墨如了然的點了點頭,微微皺眉的分析道:“但現在是國內影視行業的寒冬期啊,你像電視劇這一類,演員的片酬要占去大半,而各類題材都非常的模式化,古裝劇也好,現代劇也好,都是換湯不換藥的,影視公司為了追尋爆款一年孵化成百上千部作品,能爆的屈指可數,那多的是撲的默默無聞的。”
“電影就更不用說了,現在國內的電影市場最起碼倒退了二十年,我和「英達影業」的老板是朋友,過年一起吃飯的時候就聽他抱怨現在電影市場不景氣,他公司的電影院去年一年在國內就關停了兩百多家。”
“阿慈你投資這個領域可要多多擦亮眼睛,影視行業最是扔錢聽不見響兒的地方。”
陳墨如的一番分析不可謂不中肯,說的也都在點上,且非常的專業。
尤其是對電視劇領域的分析尤為一陣見血,因為陸金釗也確確實實拿著很多其他的劇來找過她要投資,但她都拒絕了。
那些項目到她的手中,她對其都沒有一丁點兒的記憶,那就說明前世必然是悄無聲息的撲了。
所以她投的都是自己記憶中的大爆款,若換做沒有這個優勢的其他人,在這個行業行差踏錯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沒想到墨如阿姨對影視行業這麼的了解,您指出的問題確實是現在這個行業的弊病。”
沈慈話音落,裴望舒傲然得意的聲音猛地響起:“那當然了,每年拿著項目找我媽投資的影視公司老板都要把「黑金」的門檻踏平了,我媽要是不懂這些,怕是不知道要被忽悠投出多少錢去。”
本該是一句因母親有本事而由衷感到驕傲的話,可從她的嘴裡說出來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語調。
陳墨如看了女兒,轉而又對著沈慈道:“早些年確實有很多這個行業的人來跟我接觸,一開始我也並不了解,但是不論投資金額的大小,都要在先前做好行業背調,這是我做事的準則。”
“後來經過一番調查,也和一些專業人士聊過,最後我還是覺得這個行業存在太多的不穩定性,所以最後沒有貿然涉足。”
陳墨如的生意經說白了就是一個字——「穩」!
雖不能確保所有的生意都穩賺不賠,但她能接受因為市場的客觀原因導致的生意失敗,不能接受是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而導致錢打了水漂。
沈慈從她的談吐中也能對她的性格窺其一二。
“墨如阿姨提醒的對,我也都是小心翼翼的挑著有潛力的項目投的,以後也會更加小心。”言及此,她微微一笑,又道:“其實我選擇投資這個行業的初衷是因為我妹妹是個學表演的小演員,我想用投資人的身份為她鋪鋪路,墨如阿姨您對這個行業這麼了解,那必然也知道這圈子的路不好走。”
這後麵的一番話,她說的平靜,但卻穩穩的擊中了在座三位長輩的心。
沈菁菁看著女兒,作為家裡的長女,又是最有能力的孩子,在自己成功的同時不忘替妹妹著想,作為母親她既覺得驕傲也無比的欣慰。
鄧熙雯亦是一臉「原來是這樣,真好」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