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淩走在人前,環視著周遭的百姓,沉聲開口道:“本官便是欽差。粥棚不會廢,而且近日還在增修,不出兩日,便一同開始施粥。”????嶽淩先將災民最想聽的說,才慢慢展開後麵的話。
“如今四方湧來的災民,足有七八萬之眾,原本城中四角所設的粥棚根本不足以為用。本官下令在城中修繕十餘處粥棚,各位應當也能看得見。”
“再說施粥,一日兩頓,說實話隻是能夠充饑而已。若是有想吃上乾糧的,想謀一份生計的,今日在這衙門口報名。”
“登記姓名,籍貫,有無擅長之事。本官欲要扭轉滄州府中的局麵,正缺人手。粥棚優先老弱婦孺,有一把子力氣的,來本官這做工,管一日兩餐,還可以發糧,當算有一份出路。”
做工管飯,還發糧食,這是能盤活一家人的好事。
眾人聞言,眼前皆是一亮。
適時,有人問道:“大人,不知什麼算是擅長之事?”
嶽淩循聲望去,與其解釋道:“木匠,瓦匠,可去蓋房。力氣大的,可去做些雜工。過去是莊稼漢,那便擅長種地。若是曾習過武藝的,那是再好不過了,可直接應征入伍,入伍頓頓有油腥,七日吃一頓肉食。”
眾人麵麵相覷。
看欽差大人說得言之鑿鑿,好似也不是在耍人玩,一時都激動起來。
在嶽淩身後搬出了兩張大條案就擺在路邊,府衙小吏取了紙筆,開始登記名冊。
“招工有數,先到先得,各位需得把握機會!彆擠彆擠,一會兒桌子快掀翻了!”
“我來我來,我乃太平村八極拳第一高手!自該入行伍為國效力!”
“一邊玩尿泥兒去,太平村儘是些老弱婦孺,誰去了都是高手!我家才是真有傳承,祖傳的苗刀技法!”
“……”
原本洶湧的民情,此刻依舊洶湧,隻不過是爭著吵著要為嶽淩做事的洶湧。
人群之後,一處巷口,兩人眺望著衙門前的盛景,議論道:“嶽淩怎麼敢這麼吹的?招這麼多人做工,還給乾糧,這一天就得吃幾十石的糧食。”
另一人接口道:“且看他如何將這牛皮吹破!城中大倉沒半點米,全靠他這空口白牙將全城人喂飽不成?”
啐了口,兩人似是沒看到他們原本想要的熱鬨,便興致寥寥的同乘一頂打著“黃”字幡的轎子,慢慢消失在巷道中。
……
兩日有糧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滄州城,災民們從貪官治下等來欽差大人,而且城中賑災的準備也做得有模有樣,倒是不介意再等兩日了。
與災民一般緊張的還有城中囤積糧食的商賈。
若有糧的事為真,那麼他們積壓在手裡的糧食,便不得不迅速出手,以謀求回本。
糧食並不易儲存,便是通風良好,處置妥當,稻米也最多能儲存一到兩年,可滄州城若是在嶽淩的治下有條不紊的走上正路,所有糧食隻能砸在手裡,等待發黴,到時候可就是虧得血本無歸,家破人亡了。
更遑論城中糧商才補繳了巨量的稅款,手中本就沒多少現銀來支撐產業運轉了。
糧商們不想賭,可又不得不賭。
大運河上,
一艘艘官船已經進入了滄州地界。
京杭大運河上船隻繁多,官船往來也極為常見,這幾十艘打著滄州旗號的官船在河道中也並不顯眼。
張昌河作為滄州段運河的漕運千戶,原本在這條路上也頗有權柄,而如今卻隻能站在甲板上陪笑,好不憋屈。
史鼎手撫欄杆眺望著河麵,與身邊人問道:“張千戶,咱們到滄州還需多久?”
張昌河笑著回應,“今夜就應該能到了。”
史鼎微微頷首,對這個答案還算滿意。
適時,甲板上有士兵前來通報,“將軍,有自稱滄州城黃家的人,來尋巡河千戶張昌河。”
史鼎皺眉回望,“是張千戶舊交?”
張昌河身子一顫,不禁暗罵,“這幫蠢貨,到底來做什麼的?隻希望他們彆說出什麼駭然聽聞的話來,將我害死了!”
張昌河不能趕人離去,否則就好似有什麼貓膩一般,此刻隻能訕訕笑道:“稱不上舊交,都是滄州府上的有過幾麵之緣。”
史鼎點頭道:“那便傳他過來吧,我倒想聽聽這在城中囤貨居奇的商賈,有什麼話想對張千戶說。”
史鼎的話,令張昌河不寒而栗,身子微微發顫……
本章完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