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銀行保安隊長衝進x行長的辦公室。
陳一閃到了x行長身邊,準備用x行長擋住衝進來的人給帶來的危險。他不知道衝來的是誰,但知道是sl銀行的人,很可能是來救x行長的。
正一臉嚴肅看著信函的x行長抬頭瞪著保安隊長。
“對不起,行長。他就是在接待廳打傷我們許多保安的人!”保安隊長指著陳一,緊張的手不停地指點著說。
這時x行長才收回怒容說:
“知道了。你出去!”
看到保安隊長出去,x行長看向陳一說:
“對不起,陳先生。不過貴公司受到的信用證詐騙,我行既不承擔付款義務,也不對信用證的表征真實性承擔責任。本案中,我們已經將信用證通知zg銀行,你應該去找zg銀行才對。”
x行長以為陳一是外行或不太懂信用證結算流程,想糊弄過去。
“zg銀行在給貴行的信函中已經證明了,他們未接受開證行的指定,也未對信用證予以保兌,所以他們並不承擔付款的義務;他們雖通過貴行的通知信用證,對信用證的表麵真實性承擔審核責任,但通知信用證是貴行發給的,其真實性的審核責任應該是貴行承擔。”陳一說,“而且,zg銀行在此之前已經向貴行發函追付款,但貴行不予理會。”
根據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規則》,通知行是指應開證行要求通知信用證的銀行。通知行如果並未接受開證行的指定,或並未對信用證予以保兌,則通知行並不承擔付款的義務。
《跟單信用證統一規則》規定,通過通知信用證或修改,通知行即表明其認為信用證或修改的表麵真實性得到滿足,且通知準確地反映了所收到的信用證或修改的條款及條件。因此通知行對信用證的表麵真實性,承擔審核責任。
x行長聽了陳一的陳述,知道陳一是個懂行的人,不好糊弄,便看向y副行長,y副行長看到x行長的眼光,又低下頭。
根據在接待廳以來的遭遇和y副行長的行為,陳一判斷,x行長對這一信用詐騙不知情,應該是y副行長自行參與。
“該你說話了!”陳一說著,對y副行長一拍。
“行長,我們不用理會他。他就一個人,我們還怕他不行?”y副行長一能說話就大聲叫嚷著。
他知道如果x行長向陳一妥協,他就要對這筆巨額詐騙款負責,而他負責不起。
x行長看著y副行長,搖了搖頭,心想你是白癡啊,他雖是一個人但事實已經告訴你他不好對付的啊。
“不好意思啊,陳先生!其實我對這事不太清楚,這項業務是y副行長負責的。”x行長說,“但這是經過l國el貿易銀行轉通知我行的,我行需要向el行追討後才能向你們付款。”
x行長想用拖的辦法對付陳一,以達到減免付款的目的。
“貴行與其他行的糾紛,我管不著。是貴行作為直接向zg行轉通知,我方隻能向貴行追討付款。”陳一說,不給對方往後拖的餘地。
“我行不向el行追討的話,這麼大的筆賠付款,已經不是我這行長就能決定的事情,需要我行董事會決定。”x行長無奈地說,“要不,把賠付款額減免一些,如何?”
陳一在國內出發前,就和陳丹莉估計到追討的難度,陳丹莉給陳一的目標是能追回多少算多少,但儘量不要低於追討的用費和成本。
“x行長,從您辦公室的布置看,你是喜愛華國傳統文化的,對吧?”
“是的。我在華國住過一段時間,很喜歡華國的文化。”
“從您辦公桌上的擺件可以看出,你希望貴行‘吸納四方錢財,財源廣進’,但如果貴行沒有處理好我方這筆追付款,會對貴行的這一信念產生嚴重負麵影響。”
談判的技巧之一,是了解對手,特彆是了解對手的喜好以至信念,並進行利用。陳一進入x行長辦公室時,觀察了它的布局,從中捕捉到x行長對華國文化的了解和喜愛。
“此話怎麼講?”
陳一笑著說:
“我們華國人做生意,不但希望‘吸納四方錢財、財源廣進’,更崇尚‘和氣生財、合作雙贏’。
您應該比我更清楚,貴國與我國的關係發展不錯,貿易往來更是有長足的發展,華國企業對貴國的投資不斷加強,這對你們銀行業的創收也是有巨大的促進的。
您認為是不是這樣?”
“是這樣的。”x行長肯定地說。
“那好了。如果貴行沒有處理好我們這一被信用詐騙,尤其是貴行在明知負有不可推卸責任情況下,不妥當處理,起碼在我國外貿行業內,會知道貴行參與了信用詐騙。這對貴行來說,那可不止是一千八百萬元人民幣的損失了。是不是這樣?”
現在華國新媒體高度發達,事件發生當天全國可知甚至會廣泛傳向全世界。作為比較了解華國的x行長,是讚同陳一的說法的。但站在自己銀行的立場,做為行長,他也有責任努力減少自己銀行的損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