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鬆這次給阿尼達找的這三十幾隻股票,整體的盈利性是不如上次那二十隻股票的。
一波走完,大概也就百分之二十多的收益。
但是,這三十幾隻股票,每一隻的成交量都很大。
而且大部分都是上漲的科技股。
接下來這一周的時間,美股那邊科技股幾乎全都大漲。
這就給沃爾街製造了一個難題。
不打壓阿尼達,那阿尼達這一波就能爆賺一筆。
打壓阿尼達,就等於是打壓美國的科技股。
楊文鬆倒是要看看,那幫金融大鱷,會如何選擇。
其實係統顯示出,這三十幾隻股票,有幾隻中間的漲勢有些反複,這很可能是他們出手打壓的結果。
不過也不是很確定,係統隻能顯示未來走勢和成交量,沒辦法顯示進場資金的源頭。
當阿尼達三百多億美金一下子全都進入市場,買入大量的科技股之後,沃爾街這邊自然就注意到了。
一時間,好多投資者紛紛跟進。
甚至就連美盛、花期等幾家大投行,也都對科技股給出了買入的評價。
在阿尼達進場之前,科技股還沒開始漲。
在阿尼達進場之後,科技股才紛紛大漲。
等於是阿尼達引領了這一波科技股的漲勢。
某種程度上,這對外展示出了阿尼達的實力與眼光。
畢竟,敢於在上漲之前就一下子投進三百億巨量資金的,這是需要眼光、實力與魄力的。
同時,也展示出了阿尼達現在在沃爾街的影響力。
能夠引領一個超級板塊的大漲勢,沒點影響力肯定做不到。
就比如股神巴特,他若是一下子拿出三百億來,買入某一個板塊,那肯定會引來一眾投資者跟進,進而帶動整個板塊上漲,這就是股神的影響力。
現在阿尼達的影響力肯定還不如股神巴特,但也有那麼點意思了。
看著整個科技板塊都在自己的帶動下大漲起來,維賈激動壞了。
這就是他一直夢想的情形啊。
當初,他帶著家族的期望,還有巨量的資金,來到沃爾街,就是準備大乾一場的。
那時在他的想象中,他就像股神一樣,買哪個哪個漲,賣哪個哪個跌,在沃爾街呼風喚雨,威震天下。
結果呢,買哪個哪個跌,賣哪個哪個漲。
彆說像股神那樣呼風喚雨了,他就像個小醜一樣,被人踢過來踢過去。
彆提多鬱悶了。
維賈一度都被打擊到自閉。
要不是他心理很強大,可能這會兒早就去精神病院裡待著去了。
而現在呢,他做到了他曾經夢想的那種情景。
雖然,是在楊文鬆的幫助下做到的,但是這有什麼關係呢?
反正現在他們阿尼達,在沃爾街是聲威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