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雖然魏明到現在也沒有完全做到,但他一直在路上。他並不像很多人那樣驚才絕豔,但他認真地做,認真地在想。他不負當初的誓言吧。
所以這一次,魏明打算帶著魏兆與魏乾一起去赴宴。他有很多事情要做,現在的蟄伏並不代表他會一直如此。他得在晏朝誤入歧途前,在自己死前,儘己所能讓百姓少受些苦。而這是實實在在站在世家大族的對立麵。那些根深蒂固的毒瘤從未消失,隻是以另一種方式,用新的皮囊偽裝,光明正大地站在了陽光之下。不過是換了一個國號罷了。
想要動搖,需要轟轟烈烈的改革。越快越好。在盛世的遮蔽下,毒瘴開始滋生,這會一點一點拖垮來之不易的盛世。雖然沒有一個國家能夠萬世長存,但能不那麼早到來便不要那麼早到來。他魏明便要為民撞一撞那盤根錯節的大樹。
可他也知道後果。撞不撞得倒他都不會有好下場。所以天地家人是他最放不下的坎。所以他想要求一求蘇苜,如果真到了最後關頭,出手救下他們的命。
.........
蘇苜他們回到晏國也要有一段時間了。他能夠去的地方很多,像是清玄觀,像是沅南的那一座小屋,或者去翻雲山浮雲觀也可以。最終......他還是去了沅南。清玄觀師傅早已經不在了,而翻雲山,說來也巧,蘇苜回來了,而翻雲山的十三個徒孫有一大半都出門曆練去了。還是初到沅南的那一個小院合適。
現在的沅南自從將南屏山納入後,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大縣。繁華的程度已經不亞於州府了。沒有了連年的天災,也沒有了戰亂。朝廷的一係列政策下來,利好了普通百姓,最為顯著的就是減稅。這也是魏明推動的,雖然並沒有減多少,但也大大緩解了百姓身上的壓力。這主要還是富裕了,百姓家中有餘糧了,也更敢花了。這能夠讓錢轉起來。畢竟一般的農戶一年都在以物換物,將銀子和銅錢捏在手中。為了讓商貿流通,才有了減稅的政策。
這一切的背後都有源頭。
五人站在沅南的街頭,看著這繁華的大街道。之前他們也去過不少的國度,也是有盛世,但那國度的盛世已經接近了尾聲。如晏朝這般蒸蒸日上的精神麵貌是完全不同的。那升騰的人氣,讓蜃龍很不習慣。
\"這裡便是你誕生的國度,果然非同凡響。\"蜃龍誇讚一番。
\"哈哈,當初可不是這番模樣。\"老山羊還記得當初的沅南遠沒有現在這麼繁華,雖然已經能夠看出一些苗頭了,但絕對不是那時的事情。
拍到馬蹄上了吧。
蜃龍能不知道?他當然知道,隻不過就樂意捧一下罷了。被人無情的戳破,切了一聲。
一行人打打鬨鬨的,讓不少人回頭。主要是一行人很惹眼。蜃龍不用說他生來就不知道什麼叫低調,一身奢華的錦衣,穿金戴銀,腰間還彆了一塊價值連城的玉佩,再加上那張完美的臉搭配,貴氣十足,像是世家大族的貴公子。蘇苜與老山羊,一者出塵素雅,如同謫仙人;一者麵無表情,有種不怒自威的錯覺。而玄墨玄衣又唇紅齒白,帶著些稚氣,無不令人憐愛。而曹宸更不用說,多數算卦的老神棍都是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你要是模樣不好還真沒多少人信你。所以一幫人當中就他最像是仙人。這樣的組合屬實紮眼。
幾人並未在沅南縣城中有過多的逗留,直接去了蘇苜的小院。青雲巷已經大變樣,畢竟一彆又是數十載,現在估計沒有多少人認得他了。當初鄰裡,要麼是子女繼承了院子,要麼早已經搬離了此處。有人來,有人走,有人生死相隔,找不見當初的那番模樣了。但婦人們在街巷口聊天的樣子倒是一脈相承,隻是此時的人已非當初之人。
蘇苜的出現給這波瀾不驚的小巷帶來不同的談資。婦人老人們不敢太過冒昧,偷偷地盯著幾人瞧了又瞧,也瞧不出是哪家的,或者哪一家的親戚。這些人一看就不差錢,怎麼來了青雲巷,而不是去那沅南城?他們百思不得其解,卻沒有當麵說出來,眼神交流一番後全都是迷茫。
而玄墨很高興,一下就跑到了那小院的門前。
\"回家了,回家了。\"
對於玄墨來說,他第一次睜眼時便在這個小院子裡。不管之前他待得有多麼豪華,都無法取代這一座小院在他心中的地位。
蜃龍同曹宸也一眼瞧見了這個院子。在他們的眼中,這個院子是獨特的,那覆蓋在院子外的符籙,都帶有一種熟悉的味道。
玄墨翹首以盼地看向蘇苜。
\"開門吧!\"蘇苜將鑰匙遞給玄墨。當\"哢噠\"一聲,銅鎖打開的一瞬間,玄墨便伸手將門推開。倒卷的靈氣撲麵而來,這數十年來,院子中不斷在積蓄著靈氣,此刻全部拍在了幾人臉上。
曹宸差點溺死在這濃鬱的靈氣當中。
\"真是了不得,這靈氣。\"蜃龍都感歎一番。
幾人踏步走入院子中,然後豁然開朗。入眼全部都是鬱鬱蔥蔥,茶樹、果蔬搖曳。經過這些年的滋長,這裡的每一株甚至都能達到靈草的級彆。這小院也在靈氣的擠壓之下擴大了幾倍不止,顯得寬闊了很多。而一道身影緩緩出現在幾人麵前,行了一禮。
\"大人。\"
那是一個身著碧綠色長衫的中年人。不過仔細看的話,這個青年渾身是半透明的。蘇苜也一下認出來這青年的身份——那株茶樹。當初離開時這株茶樹便已經產生了些許靈智,現在已經能夠借助光與影子捏造出身形,真是了不得。
其實對於這株茶樹的情況他早已經知道了,是從魏明的書信中得知的。魏明曾感謝他年複一年地送果蔬,那時他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