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時間。
基地更新試行直播的公告。
“由於通道預留的某個信號節點受到影響,基地的技術人員正在前往故障節點檢查,為不影響試行的直播過程,直播將推遲十二分鐘,於淩晨十二點十二分開始......”
一則推遲直播的公告,並未引起幸存者們的注意。
不少幸存者參加地網項目的打造,從事搬石頭或灌水泥等工作,很清楚地網的通道不是直線。
相關領域的專家,根據地下水分布,岩石結構等細節靈活調整路線,儘量確保通道不受地質的影響,延遲通道壽命。
一切,均以安全性為主。
這就不可避免某些預留的信號節點出現故障。
“十二點十二分。”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世界災難預言。”
“十二年前。”
“啊?不知不覺就十二年。”
“彆理預言不預言的,咱們的關注點是地網通道能不能順利通行,我女朋友在隔壁杭城地下生存城市,如果兩座基地的通道能夠順利通行,未來生活才真正有盼頭。”
“女朋友?”
“哈哈,兄弟彆抱太大的希望......”
“......”
夜晚是休息時間。
普通幸存者不需要外出勞作,參加地網項目的工作人員也難得休息。
網上十分熱鬨。
大家聊著各自內心的期待。
大部分普通幸存者對兩座基地通行的期望,便是得到相鄰基地的資源上援助,緩解生活壓力,少部分幸運兒,才抱有跟家人,親人或男女朋友團聚的熱切願望。
“領導。”
晚上十一點五十九分。
會議室內,地網項目負責人高度集中精力向眾多高層彙報進度。
“試行裝甲車準備就緒,請指示!”
說完,他也變得緊張起來。
儘管各項準備工作反複確認,沒有遺漏也沒有問題,但事關重大,任何一點小瑕疵都有可能帶來大麻煩。
如果不直播倒還好,遇到問題可以補救。
問題就是通道試行全程直播啊。
“以安全為主,發車!”
淩晨十二點整。
衛國民下達指令。
旋即,投影布上的畫麵,便隨著裝甲車的行駛緩緩向前。
地網項目打造的通道有兩條。
一條類似高速隧道的雙向四車道,提供給基地裝甲車,或是未來幸存者的車輛行駛;一條鋪設鐵軌,打造成災難前的地鐵,承載普通幸存者往返兩個地下生存城市。
\h。”
話筒不斷傳來工作人員彙報車速的聲音。
在場的高層也注意到畫麵變化加快。
通道上方跟兩側有著照明燈,指示燈,相隔一段距離甚至有安全逃生通道,有消防櫃,消防斧等設施。
避免幸存者意外變成蜃祁,到處襲擊正常人類,擴大災難範圍。
\h,80k\h......”
地網項目按照時速五百公裡的技術標準設計建造。
前期做的靜態驗收,動態驗收和安全評估,也是以五百公裡時速的標準進行。
直至評估結果滿足基地高層對安全性,平穩性的要求,才準予試行。
不過,機械部門目前尚未打造出適用地網通道的專用地鐵,試行時速達不到五百公裡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