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分工明確。
“為什麼拉網不用機器?”
白綺禾注意到一百多米外的捕撈點,有幸存者正徒手拉網,不僅雙手被嚴寒凍得通紅,衣服也被冰水打濕,若是長時間進行室外捕撈作業,回到基地肯定生病。
在災難時期,生病就意味著被隔離的風險。
哪怕基地獎勵再多生活物資,再高的積分點,也不能回報風險。
“人力捕撈不危險嗎?”
“危險?”
士兵略微一愣,順著白綺禾的目光望去。
可他是普通幸存者,有效視距十來米,看不到一百多米外,那些正在進行捕撈作業的幸存者身影。
不過,也能聽懂白綺禾話裡的意思。
“冰層下的水域很複雜。”
“采取機械拉網,容易把捕魚的拉網搞破損。”
“我們避難基地周圍沒有生產線,現有的幾十張大拉網就是僅存物資......”
“......”
湖城避難基地是小型基地,各方麵的物資並不豐富。
他們的防禦部門,也是由普通幸存者跟士兵組成,比例大概處於六比四,六成普通幸存者,四成士兵。
這就是為什麼預備成員搶先基地一步,在基地外跟提燈組織見麵的主要原因。
普通幸存者能夠提供助力,也能成為阻礙。
“你們有捕撈到一些奇特的魚類嗎?”
徐萬裡問道。
相對於普通幸存者的艱難處境,他更關心水下有沒有變異生物。
湖城避難基地的淡水湖麵積遼闊,水域複雜。
如果水下生物也能吸收媒介,產生物種上的變異,那湖城避難基地的淡水湖,便肯定存在魚類的新物種,而對於各類稀奇的新物種,徐萬裡有著濃厚的收集興趣。
“奇特的魚類?”
士兵重重地點頭。
十幾天前,北向湖麵的一個捕撈點就捕撈到一條長著人類雙腿的人魚。
那隻人魚的雙腿大致四五厘米長,被捕撈到冰麵時,兩條腿就踩著冰麵,支撐起魚身,搖搖晃晃想要逃回水域。
詭異的一幕,嚇得參加捕撈的幾名漁民不敢出門,一天到晚躲在居所祈禱。
“人魚被生物部門的工作人員帶走,他們說要進行實驗,看看能不能讓人類進化出魚鰓,遷移到水下生存。”
“長出魚鰓?”
徐萬裡翻個白眼。
如果人類長出魚鰓,遷移到水下生存,那不一定是進化啊。
回到魚類新物種的話題。
“你們的捕撈點沒有捕撈到其它奇特魚類嗎?”
“額...”
士兵有些為難。
對他來說,魚類就分兩種,能吃跟不能吃。
通過魚類外觀或體型辨彆種類,著實有些難住了。
“長官,要不你們問問參加捕撈作業的漁民?我知道有一夥人經常到湖麵捕撈魚類,幾乎從不休息,那夥人應該能為你們解答。”
“帶我們過去吧。”
“好。”
“......”
......
沿著冰麵往湖中心區域行走幾分鐘,抵達一處負責深水捕撈的鑿冰口。
鑿冰口附近,十幾個皮膚粗糙的幸存者,正咬著牙拉網。
隨著大拉網被拽出冰麵,一隻隻新鮮魚類也呈現在眾人的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