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官,你們的貨車車廂高度好像比資料中的高一點?”
初境士兵打量著後麵的兩輛貨車。
根據魔都避難基地共享的資料,提燈組織裝載物資的貨車,車廂的高度應該是四米出頭。
這是改裝的車廂,比普通車廂高出一米多。
可眼前的幾節車廂,高度明顯不止四米,隱約達到兩層樓的高度,也就是六米多。
“六米多高,加上輪胎的高度...,恐怕已經超過地下生存城市通道的限高......”
“沒事。”
徐萬裡笑著收回通行證。
他們狩獵的幾隻極地犛牛,被解剖成好幾部分堆放到車廂頂部。
這些肉需要冷凍保存。
如果運到地下生存城市的話,以地下生存城市十幾二十度的溫度,容易導致牛肉變質,而兩三千噸的牛肉,他們也沒有足夠的空間存放,倒不如放在地麵的天然冰櫃。
反正,貨車停放在地麵也不愁沒人照看。
“藏地避難所的幸存者,看著好像比較有精神?”
“奇怪,藏地避難所很少娛樂項目,這裡的幸存者居然比魔都避難基地的幸存者更有精氣神。”
“誰說藏地避難所沒有娛樂項目?”
“說不定是人家的娛樂項目不太一樣呢......”
“......”
幾人通過對講機聊天。
徐萬裡跟餘思晗兩人駕駛著黑武士裝甲車,白綺禾跟白綺苗兩人則駕駛著大巴,兩輛車在基地裝甲車的護送下,一前一後,緩緩駛向地下生存城市的深層區域。
路過各個功能區域的出口,也看到擠在警戒線後麵的諸多幸存者。
在那些幸存者打量他們的時候,他們同樣觀察著對方。
“可能是生活習性不同。”
徐萬裡猜測。
災難前,藏地的居民就習慣高原生活,對低溫,嚴寒的環境有一定適應能力,知道如何借助周圍條件,有效地抵禦嚴寒。
而南方的幸存者,頂多是冬季的時候到北方旅旅遊,感受一下零下幾十度的環境後,便回到有暖氣的室內取暖,對寒冬災難的適應能力,遠不如藏地高原地區。
“嗯。”
“不知道藏地地下生存城市的交易區好不好玩。”
“估計攤販售賣的東西,也跟南方的攤販有明顯區彆......”
“......”
聊著天。
不知不覺就抵達地下生存城市的深層區域。
一棟岩壁建築前,十幾名四五十歲的高層管理員,正麵帶微笑的等待著。
這一天,他們等了足足小半年。
自提燈組織在羊城避難基地現身,提出關於人類初境,媒介等信息,他們就一直期待提燈組織的人員,能夠來藏地避難所一趟,緩解一下他們的壓力,或是指導指導實驗。
如今,總算是等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