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中間出現一個兩米寬的小平台。
平台表麵同樣有藤蔓植物覆蓋。
堆積的積雪邊緣,可以清晰看到向平台內部蔓延的藤蔓。
“徐哥。”
白綺苗跟餘思晗兩人站在平台上,側出頭打量著上方的石柱。
石柱角度有些明顯變化。
“在抵達小平台前,灰白石柱是垂直於地麵的,而平台以上的石柱,角度不再是垂直於地麵,變成二十到三十度的斜角,向著山脊的背風麵,也就是南麵的方向延伸。”
這個平台出現的很突兀。
它跟光滑筆直的石柱格格不入,又有一絲莫名的契合。
兩者...仿佛本就是一體的,隻是他們下意識認為石柱就該筆直,突然見到小平台,才如此錯愕。
“石柱變得傾斜,咱們麵對的風力就更大。”
餘思晗看著斜斜向上的石柱,神色凝重。
石柱切斜地麵,意味著他們隻能選擇石柱的一麵進行攀爬,失去遮擋物遮擋颶風跟風雪,需要硬扛三十五米到四十米一秒的颶風。
四十米一秒的風力是什麼概念?
它可以吹起汽車,掀飛大型廣告牌,掀翻屋頂!
關鍵是,颶風夾雜的密集雪花跟細碎冰粒!一枚枚或小或大的冰粒,像是槍林彈雨中的狙擊穿甲彈,攜帶者巨大動能砸擊得幾人身體搖晃,交替機械腳扣時最為危險。
“倒是石柱表麵的藤蔓植物...為什麼不受影響?”
位於幾百米的高度,海拔將近七千米。
同樣是麵對恐怖颶風造成的影響。
那些藤蔓植物依舊穩穩附在石柱的表麵,任由颶風吹打,也絲毫沒有脫落的跡象。
反觀他們幾個元境幸存者,借助機械腳扣都難以站穩,時不時搖晃幾下,稍微不小心就可能直直墜落。
“咱們接下來如何?”
餘思晗收回視線。
視線聚焦於頭盔內置的顯示屏,看著徐萬裡的臉龐。
此時,繼續往前走的話,他們必然將麵臨更大的挑戰。
“沿著石柱往前走嗎?或者先返回地麵?”
“繼續走。”
徐萬裡說道。
小平台的出現,石柱角度產生切斜。
這些變化,讓他看到登頂石柱頂端的希望,心底有種距離石柱頂端越來越近的直覺!
“好。”
餘思晗一向支持徐萬裡的決定。
在小平台休息兩三分鐘,便再次跟著白綺苗一起往前走。
剛走出小平台,一股颶風就迎麵吹來,吹得兩人身體向一側傾斜,重心偏移間,機械腳扣傳來不堪重負的咯吱聲。
“晗姐,你抓住我的登山杖!”
“嗯,沒事。”
餘思晗壓低身體。
剛走出平台的時候,不適應沒有遮擋物的風力,被颶風吹得有些恍惚。
現在知道颶風大概的威力,壓低身體,便能緩慢攀爬。
“那你小心點。”
白綺苗隨手將登山杖彆回後背,牢牢固定後,貓著腰往上攀爬。
二三十度的傾斜角度,依舊不太好攀爬。
相對於前麵的幾百米垂直石柱而言,攀爬過程更節省體力,缺點是風力太大。
“不搞幾個風力發電機真是可惜。”
“對哦,等咱們回到避難基地,可以給基地的人員提提建議,讓他們到山脊挑幾個地方,建造幾個風力發電機。”
“風力發電機選址很嚴格的,不知道藏地周圍適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