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城市中心地帶。
一座牆體被加固的筒子樓內部,幾十個穿著厚實衣服的幸存者分散四處,八九個人聚集在一個油桶前,圍著冒黑煙的油桶烤火取暖。
火光映照下,是一張張被凍得通紅,甚至是開裂流血的臉龐。
“瑪德!”
“稻城避難基地十幾天沒有派人出來搜刮資源,他們是準備活活餓死我們嗎?!”
“哎,怪咱們上次下手太狠,打殺十幾個外出搜集物資的士兵,嚇得他們急忙關停站點。”
“區區十幾個士兵至於嗎?”
“一座生存基地,即便是小型生存基地也有二三十萬人口,怎麼可能因為損失十幾名士兵,就放棄一整座城市的資源?”
“為什麼不能?”
“地網項目第一階段已經完美竣工,稻城避難基地不再依靠搜刮地麵城市的物資運轉......”
“......”
稻城避難基地位於藏地避難所跟蜀城避難基地接壤區域。
這裡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又有不少主食跟凍肉儲糧,完美符合臨時避難所的各個條件。
在災難初期,藏地避難所跟周邊幾個生存基地尚未打造完成,便將一部分幸存者運送到稻城避難基地過渡,分擔藏地避難所的壓力,讓藏地避難所熬過最艱難的階段。
大量幸存者湧入稻城避難基地,確實緩和幾個中大型避難基地的壓力,但也給稻城避難基地帶來超負荷的負擔,嚴重影響稻城避難基地的發展,儲糧更是大幅度縮減。
為給幸存者提供維持生命體征的食物,他們不得不搜刮周圍城市的資源。
漸漸地,便形成固定的任務模式。
後來,藏地避難所跟周邊幾個生存基地的地下生存城市頗具規模,地網項目第一階段也竣工,又把初期安置到稻城避難基地的幸存者,接回各自的地下生存城市。
同時給稻城避難基地運送一批物資,讓稻城避難基地能夠穩定發展。
這種事情,對很多中小型避難基地而言,並不奇怪。
問題是隨著初境幸存者數量增加,各個地下生存城市出現不少違反規定的初境幸存者,不願接受處罰而選擇逃離基地,來到外麵尋找所謂的自由生活。
可惜,外界並不像他們想象中的友好。
到處是奇奇怪怪的新生物,氣候一天比一天嚴寒,能源跟食物越來越少,得不到任何補充。
於是,他們就把主意打到外出執行任務的士兵身上......
“再等幾天吧。”
一名初境幸存者沉聲道。
“這幾天裡,我們分組外出搜刮點資源,多多少少要找點食物跟燃料回來,緩解眼前的困境,如果再過幾天基地依舊不派人出來,我們隻能換一個站點謀生了。”
“外出?”
其餘幸存者臉色頓時變得難看。
他們就是不願執行太危險的任務,才走上不歸路的。
結果兜兜轉轉,又回到原點?
不,如今的處境,明顯比不上在基地內的生活,至少,在基地的時候不需要為溫飽操心......
喜歡寒冬末日,我有屯屯鼠空間請大家收藏:()寒冬末日,我有屯屯鼠空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