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避難基地的記錄中。
最快完成初步建設的生存基地是西北一座防空生存基地,耗時十七天,將一座防空洞改造成收容幸存者的生存基地。
但即便是十七天就改造完成的生存基地,也不能援救到太多被迷霧困住的普通幸存者,甚至大部分各個領域的精英人士,也沒能堅持到基地救援的到來,死於饑餓,寒冷或爭鬥。
普通幸存者獲得基地的救援,起碼是三十天往後的事。
這段期間內,普通幸存者就兩個選擇。
一個是自行前往最近的避難基地,一個是死守居所,竭儘所能堅持到士兵的救援。
而避難基地的幸存者中,七成以上是選擇前者——自行結伴前往最近的避難所,進行自救,他們攜帶的物資也僅僅是衣物跟食物。
至於手機或其它東西......
在斷電斷網後,便漸漸遺棄了。
“你們好。”
那個二十出頭的女幸存者小心翼翼走到餘思晗幾人前麵。
她看著精神飽滿,氣質特殊的餘思晗幾人,不由有些自卑。
猶猶豫豫著,目光落到餘思晗身上,布滿血絲的雙眼也浮現出一絲希冀。
“請問,你們是前往雲滇避難基地嗎?如果是的話,能不能...能不能幫我找個人?”
“找人?”
餘思晗皺眉。
地下生存城市有穩定的信號源,基地士兵也特意搜刮回來一批手機或電腦等通訊工具,便宜出售給普通幸存者,讓普通幸存者儘可能聯係到各自的家人,給他們一個活著的希望。
為什麼不直接拿手機聯係,反而找她們幫忙?
“基地不是有尋人的論壇嗎?”
“有是有,可...”
那名女幸存者麵露苦澀。
基地的尋人論壇幾乎就是一個擺設。
她往論壇發布幾百上千則尋人的帖子,也瀏覽數萬個帖子,依舊毫無收獲。
“基地的尋人論壇刷新頻率太高,我們普通幸存者的工作強度本來就高,一天要工作十二個小時,排除吃飯跟通勤的時間,休息時間才六七個小時。”
“這段時間內,又是訪問尋人論壇的高峰期。”
“我們上傳的尋人啟事壓根就沒有曝光......”
生存基地建立的尋人論壇是麵向整座地下生存城市。
而普通幸存者或一些工作人員,全是通過上傳尋人啟事,尋找散落外地的家屬。
如果是工作人員,或許還有一點希望。
他們的休息時間相對較長。
最重要的是,工作人員可以錯開論壇的高峰期,讓自身上傳的帖子有曝光度;可普通幸存者不同,他們下班回來,編輯好內容上傳帖子,很快就被其它帖子刷新到後麵。
“有時,基地的尋人論壇還會崩潰。”
同一時間訪問論壇的人數太多,便造成服務器癱瘓。
各個避難基地現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打造出適合人類生存的空間,側重地下生存城市的發展。
對於尋人啟事...,並不看重。
“論壇沒有搜索引擎嗎?”
白綺禾問道。
她在羊城避難基地的信息部門工作過一段時間,比較了解生存基地的服務器問題。
可以說,普通幸存者能夠上網就該慶幸了。
更新或增加服務器端口?
不可能的,起碼幾年內是不可能的。
“幸存者可以通過搜索關鍵字查看尋人貼,比如稻城避難基地某某區某某縣等關鍵字,檢索相關內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