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滇避難基地所有的白霧紀元植物標記點均被搜集,徐萬裡幾人準備好好休息兩天。
整理整理生物車廂,改造一下雞圈區域,增加一塊適合孵化雞蛋的恒溫小窩。
再收拾收拾農作物車廂,拔除一些口感跟味道較差的農作物,騰出空間,種植其它農作物。
一些味道不錯的農作物就製作成蔬菜乾,保存到物資車廂。
而一開始辛辛苦苦種植出來的整節車廂番茄樹,也由於味道跟口感達不到幾人的要求,減少大半種植麵積,隻留下兩三株,不時摘幾個小番茄投喂給小六,小白虎等寵物。
“地下生存城市的環境溫度太高,空氣蘊含的媒介也少。”
“這一次,幾節生物車廂跟農作物車廂就不帶到地下生存城市的駐點,留在地麵安全的區域。”
“交給小苗照顧。”
“正好,小苗經常帶著小六它們外出玩耍......”
“......”
在藏地地下生存城市時,徐萬裡為不影響生物車廂跟農作物車廂,一直消耗能源令幾節車廂維持恒定的溫度。
如今,他們有氘氚聚變能源裝置,不缺能源,但空氣中的媒介同樣是影響生物跟農作物的重要因素。
地下生存城市適合普通幸存者生存,便代表空氣中的媒介含量很低,對白霧紀元的生物跟農作物影響較大;不如將生物車廂跟農作物車廂留在地麵,由經常外出的白綺苗負責照料。
“車廂圈養的生物基本全是白霧紀元生物。”
“這些生物可以適應地麵的不穩定媒介,也能適應零下幾十度的環境。”
“說不定,時間一長還會新增幾種變異的生物......”
車廂外。
徐萬裡琢磨著抵達雲滇地下生存城市駐點後的安排。
隨著他們跟生存基地的交易越來越多,獲得的資源和需要攜帶的物資也變得更多,一節又一節定製打造的車廂,仿佛災難前的火車般,連接成七八節長度的多節車廂。
考慮到白霧紀元生物跟植物的特性,地下生存城市的種種限製。
徐萬裡覺得各節農作物車廂,生物車廂等,幾節特殊車廂留在地麵更好些,其它的物資車廂則可以帶到地下生存城市駐點。
“徐哥。”
生物車廂上。
白綺苗正忙著給養殖飛雞的區域,增加一塊用於孵化小雞崽的草窩,聽到外麵的腳步聲,微微偏頭就看到徐萬裡的身影。
笑著打聲招呼。
“徐哥,你要不要來搭把手?”
“行。”
徐萬裡走進車廂,打量著白綺苗選擇的區域。
車廂過道一側,多出幾個水竹風滾草枝葉編製的雞籠,其中三個雞籠的內部鋪墊有一些乾草,剩下五六個雞籠則不做太多的改造,僅僅是底部留出三四厘米的縫隙。
那些縫隙的存在,便於定時處理雞糞。
“我們就給雞籠鋪點乾草?”
“對呀。”
白綺苗點點頭。
指著三個鋪有乾草的雞籠說道,“這幾個雞籠鋪的乾草可以維持溫度,平時咱們打開車廂鐵門打掃衛生時,外麵的寒風就不能帶走太多溫度,當然,最重要的是雞籠的位置。”
“位置?”
“嗯,它們位於車廂的溫度棒節點。”
為給生物車廂跟農作物車廂提供零下幾十度的環境,車廂內布置有十幾處自行調節的溫度棒。
根據不同農作物跟生物對溫度的不同需求,溫度棒的布置就不一樣,而白綺苗將孵化小雞崽的雞籠定在溫度棒附近,便是為確保雞籠周圍的溫度保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