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文理是該分科還是該綜合_鴻緣的新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鴻緣的新書 > 第501章 文理是該分科還是該綜合

第501章 文理是該分科還是該綜合(2 / 2)

”鮑峰,聽汪總電話裡說,你現在理科成績很好,沒上過補習班,成績在班裡都遙遙領先,看來是對理科感興趣哈?那你文科成績怎麼樣啊?可不能偏科啊,等到考學校的時候會吃虧的。”小聶說道。

小聶覺得汪總這麼長時間都走不出金鳳過世帶給他的傷痛,他真是個善良的人。現在隻有提到鮑峰兄弟倆的學習,汪總的話才會多起來。

這間京城有名的國際高中,能進來的學生要不就是成績突出,打算高中畢業就出國留學的,要不就是家長給學校出了讚助費。

“各位家長,咱們今天聊聊孩子如何做到文理兼收並蓄。現在很多孩子分科後就一頭紮進自己那“一畝三分地”,這可不行。

就說學理科的孩子,數理化那是杠杠的,可寫個實驗報告都前言不搭後語,讓人看得雲裡霧裡。之前有個理科尖子生,參加科研項目,成果很不錯。可在彙報時,表達得亂七八糟,好好的成果愣是沒展現出該有的風采。這就是缺乏文科素養,不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清晰、生動地表達出來。

而文科孩子整天沉浸在詩詞歌賦裡,碰到個簡單的數據分析就抓耳撓腮。曾經有個文科才女,寫得一手好文章,可在做市場調研時,麵對一堆數據完全不知所措,最後報告寫得空洞無物。

其實,文理就像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學理科的融入文科思維,能把科研成果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現,還能從人文角度思考科研方向,避免“鑽牛角尖”。學文科的有理科思維,分析問題更有條理,寫文章也更有深度和邏輯。

咱們得鼓勵孩子文理兼收並蓄,彆讓他們偏科。隻有這樣,孩子才能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像今天這樣來給鮑峰開家長會,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小聶聽台上教導主任的講話,也已經是老生常談了。她看身邊的家長不住點頭,似乎在表示讚許,她心裡覺得很好笑。

她不明白,汪總為什麼不親自來參加鮑峰的家長會,孩子喊他“爸爸”都兩年多了。這兩年,他從沒回村裡去過。

金鳳手工藝品廠,半死不活地,可是在成才學校汪總卻專心致誌地辦了一個藝術興趣班。除了剪紙,他還開發了木雕、磚雕、石雕等新項目,那些藝人都是從他鄰近村裡請來的,也出了不少的產品。最讓小聶奇怪的是,鮑峰對汪總不參加他的家長會也沒有不高興,這父子倆究竟怎麼想的呢?

現在,楚莘已經上幼兒園了。

小聶在上地產業基地做集團ceo也已經三年了,集團已經是京城清潔能源行業的領軍企業。汪總現在是政協委員,小聶感覺他除了潛心研究徽學,沒有什麼能讓他興奮起來。

汪總已經開始在抽離和集團的關係,他隻占股百分之五。他的資產可見的就是華清嘉園的那套房子。但一直空置,從不出租,聽鮑峰說,汪總有時候會去看看,還會在那裡住上一晚。小聶對此事很好奇。

蔣耀先和麗麗帶著孩子們一起去山東,小聶為他們送行。

她隨口說了一句:“我要是還在威海分校上課,就陪你們一起去了。”

麗麗就每天都打電話來,說是請她周末的時候帶上孩子去威海玩兒。小聶想:麗麗這日子過得也蹊蹺,他老公,那個黑黑高高的烏達爾,這麼長時間也不想她嗎?看她的孩子,基本都是她自己帶,又是吃喝拉撒睡,又是教念書,還陪著打球、跑步。

不過,跟麗麗聊了幾次孩子的教育,感覺她想的和自己很不一樣,根本談不到一起。想想,麗麗的生活算不上貧困,她在北京帶孩子們逛街也很舍得花錢,隻是她從來不給自己買什麼衣服。

“這些衣服的確漂亮,但我回去穿不上。”麗麗總是這樣說。

搞得小聶都不知道,麗麗回非洲時,該送她什麼好。

倒是她耐人尋味地問起過:“你說我該不該把大兒子留在北京念書?我怕他會不受歡迎。”

小聶心裡知道,黑孩子被排擠應該是大概率事件,但她不想直說,覺得那樣會傷了麗麗的心。

但小聶想:在北京應該算很好了,她知道北京有西藏中學,有許多同學會辦的國際學校。麗麗的大兒子蔣樹留在北京當然比回到非洲要好。但她覺得自己無論怎麼說,麗麗都會覺得自己瞧不上非洲,她想到讓一鳴哥跟麗麗說,他倆是發小嘛。在小聶的意識裡,發小是世間最寶貴最親近的關係。

小聶幾乎每周都要到成才學校來一趟,現在這裡學生不多了,汪總好像也不著急招生。在這間由駕校改建的學校裡,現在最惹眼的是那間“工坊”,除了在校的學生,還來了不少附近的村民,都是來這裡學做手工的。小聶真不知道,汪總怎麼這麼有耐性,聽任一群笨手笨腳的人在這裡折騰,他們做出的那些”垃圾“真不知怎麼處理。

也就是這每周一次的造訪,小聶會在汪總臉上看到笑容,他說得最多的還是鮑峰的成績怎麼好,怎麼好學。弟弟鮑雨又怎麼心靈手巧,又怎麼會心疼人,和比他大的同學一起參加美術大賽,得了大獎還知道不在夥伴麵前表現出興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不是小聶提起,汪總都不會問起集團的事務,小聶真不知道現在的汪總對未來是怎麼計劃的。

今天,汪總讓食堂把飯菜端到書房來,他一直都在跟小聶講呂一鳴的兒子呂程。

”記得那年請他爺爺來咱們學校做報告,那時候我是想把這個傳統教育堅持下去,後來覺得他爺爺年紀大了,怕他身體受不了。現在我後悔啊,那時老爺子住在周家巷,天天都走著過來接孫子。我呀,很多時候都不趕趟。“汪富貴像是在發著感慨,又流露出自責。

小聶跟汪總說起家長會上,教導主任關於文理分科害處的發言,她很想聽聽汪總的見解。

”感覺上學還是在人屋簷下,學生很難保護好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大陸。那會兒蜜蜜在這裡當校長,也是孩子們的福分呐。她在台灣、在新加坡讀書說是都比咱們寬鬆得多。記得那時候學生們都很喜歡她。我呀,儘量吧,鮑峰兄弟倆足夠聰明,我不擔心,再說還要你幫著呢。你是學中文的,鮑峰說,跟你學英語進步挺大呢。“汪富貴說起鮑峰就像是在說自己的兒子。

小聶甚至感覺他就是一個自私的父親,應該聽不進彆人說他兒子的弱點。

事實上,汪富貴總在想自己跟隨父親在新疆勞改的那些年。儘管那時他很小,父親說的很多話當時他並不十分明白。但多年後,他不僅明白了,還都成為他生命中最難忘的記憶。他心裡覺得,文理兼收並蓄也好,偏科也罷,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特長,有自己熱衷的事情。這些,他不敢完完全全地對小聶講,他也覺得這些隻是自己的想法,大概跟時下流行的做法相悖。

喜歡鴻緣的新書請大家收藏:()鴻緣的新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五子春秋:鄉村史詩 從一條泥鰍走蛟化龍,全世界震驚 我的極品美富婆 死遁的第二年,周總瘋了 1996導演人生 變身後,我在各個世界薅羊毛 殿下,駙馬遇喜了 七零辣媳換親:資本家少爺掐腰寵 嬌軟女神穿成男主惡毒妹妹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