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大晉的軍隊,當然是誰當皇帝聽誰的。
真要說起來的話,對皇帝絕對忠心的也就一個半,一個護龍暗衛加他們半個東廠。
當然,如果不是張忠義支持的三皇子和他的女婿二皇子造反的話那他這半個也可以忽略不計。
他煩那老家夥很久了,不光張忠義想弄死他自己也想啊。
想通關鍵點後肖淵跟夫人說了一聲開始寫信。
很快幾封飛鴿傳書發了出去,十幾名心腹番子秘密離開了隊伍。
永順縣賑災第三天,預料中的永和縣求救信到了。
夫妻倆對視一眼麵色都有些凝重,猜對了,但並不覺得高興。
這邊燒了一天的死屍到現在都沒燒完,若是留下足夠的人手那便如了對方的意。
可若是抽調人手去永和縣這邊的局勢又難以把控。
隻是他們都知道,人手肯定是要留的。
對方鐵了心用分兵計打散他的人手,就算他這次多帶人走了半路上也會有各種各樣的意外讓他不得不分兵。
燕飛招供說張忠義派出了二十個死士,就算他知道的不完全,但張忠義手下的死士頂多百十人。
他要留出一部分保護自己和預備謀朝篡位,分到自己這邊二十個也就差不多了。
哪怕他還招募了一些江湖人士也頂多百十來人,自己這邊早有準備夫人也帶了震天雷,未嘗不能跟對方硬碰一把。
打定主意後肖淵迅速安排這邊的負責人將糧食藥材各種物資都分了一部分。
自己則隻帶了五百兵丁三十東廠番子並十幾個暗衛趕往永和縣。
肖淵本以為對方會等到他們到達永和縣後將人手再消耗一半再動手。
不曾想對方卻等不及了。
隊伍行進到一個叫滿魚村的地方正是傍晚,那兩個永和縣來求救的衙役稟報。
再往前便是樹林道路崎嶇難走,不如就在這裡安營紮寨明天再啟程。
古代行軍打仗有窮寇莫追逢林莫入的規則,肖淵看過堪輿圖之後也決定在這裡紮營。
隻不過出謹慎他們並沒進村,而是在離村子較遠的地方找了塊平坦的草地紮帳篷。
江心雨莫名的有些不安,騎著馬在周圍了巡視一圈卻想不出究竟不安在哪裡。
這附近沒山距離河道也較遠,即便決堤也衝不到這邊。
遠處倒是能影影綽綽能看見樹林,可他們又不進林子,即便林子裡藏了人也不至於讓他心慌。
至於火攻那就更扯了,這裡潮濕的生活做飯都費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