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各自心思 母女和緩_命輪運轉,依依不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命輪運轉,依依不舍 > 第12章 各自心思 母女和緩

第12章 各自心思 母女和緩(1 / 1)

第二天一早,李夫人就開始催促,楊荊領著楊茴就來找楊依依。楊荊把李夫人讓加名楊茴的事跟她說了,楊依依想了想就答應了。反正都是李氏這邊出錢,出資人占五成。李夫人願意讓兩個兒子雨露均沾,她也沒必要反對。

三個人把細節再議了一遍,由楊依依重新寫了一式五份合約,三個人先簽字畫押了。

楊荊讓楊茴拿著李夫人的手書與楊依依畫的圖紙,趕緊去匠作園找匠作總管先進材料,並安排鐵匠師傅打造雕刻工具,楊荊自己奔城外的江南彆莊去了。

楊依依拿上一小袋白糖,一小袋精鹽,揣著合約與雕版印刷術的簡要說明,就去找她的母親了。楊侍郎早上職去了,陳氏正吃朝食。主院中廳左首的案幾上陳列著一盤果子,有葡萄、柿子、梨三樣。還有一盤子肉蒸餅,一碟子切成片的醬牛肉,一碟子涼拌胡瓜,兩個水煮蛋,一大碗粟米粥。楊依依向她母親行禮問了好,把手裡的東西遞給紅絹,徑直也去案幾後陳氏的下首坐下,讓跪坐在一邊的紅綾給自己上套餐具,順便給盛碗粥。

陳氏問她:“你今天這麼閒啊,過來做什麼?”

楊依依一邊吃一邊問她母親:“母親,上次跟舅父說的事,他們商量出結果來了嗎?”

陳氏道:“你舅父捎了信來,商量完了,全家都同意種樹。你外祖父還提議,家裡有些閒錢,明年秋冬季節直接收購一些現成的木材囤上,到木材價格一漲,一股腦賣了。如果你父親肯幫忙,就給他一成利,如果他不管,我們自己也能售賣,無非費點事罷了,還省了一成利。另外,你給你大舅製作芝麻油、芝麻醬的方子,他也按方子製作出來了,今天的拌胡瓜裡就放了一些芝麻油,我吃著味道極好。”

楊依依道:“那就好。現世講究士農工商的排序,外祖家一向耕讀傳家,要保持農家的名頭。收購木材的事不要大張旗鼓,悄悄地進行。還是以種樹為主,雖然種樹等成材時間有點長,但是穩當。”

陳氏道:“你怕你外祖家背上商賈的名聲,我也擔心,一會寫信告訴他們,買不買樹的不打緊,千萬不要淪為商人之流。”

楊依依點點頭:“天下馬上要安定統一了,朝廷需要選出大批人才。看陛下的意思,並不希望世家大族在朝堂上獨大,很可能要是從寒門和庶民中選一部分人。但無論如何,商家在最末一等,未必有選才的資格呢。我聽說幾個表哥與舅父不同,都是極愛讀書的。你告訴他們要抓緊時間苦讀一段時間,明年我讓李夫人那邊想想法子,看能不能把表哥們弄進開陽書院去讀書。”

陳氏聽了這話道:“寒門取士,庶民選才,你這話聽誰說的?準當不?莫說我不知道,你父親也沒提過呢!”

楊依依道:“以前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舉薦當官,所以那些世家大族的子弟遍布官場。伯父與父親也說過,皇帝並不喜歡這些世家貴族左右朝局。打仗時要萬眾一心,世家大族的子弟往往學問好,武藝強,還有向心力,隻要當家人跟皇帝一心,族中必言聽計從。天下太平了,利益就會有不平衡,這些世家之間,世家與朝廷之間,世家與寒門之間的爭鬥,正是皇帝最討厭的內耗。為了平衡各方麵的勢力,皇帝一直在想法子,還有比全麵取士更快的法子嗎?我今天要找你說的事,也與這個有點關係。”

陳氏放下碗,看著女兒,等她繼續說:“選材肯定要選有學問的人,如何知道學問深淺,必然要考試。考試成績可以作取仕的標準。想考好成績,肯定要認真讀書。我與李夫人那邊的荊哥、茴哥商量過了,我們準備印書,用雕版印刷術批量印書銷售。簡單來說,像雕刻印章一樣,在硬木板上刻上反字,刷上油墨,鋪上紙張,像拓碑帖一樣,印刷成單頁,全套印刷下來,把單頁按順序裝訂成書,這樣,一套雕版能印成幾百套一模一樣的書。能量產,書的價格就能下來,而且字體更清晰,內容也統一,學習起來方便。這正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等印刷的書賣出去,每一本書的背麵都印上我們幾個出品人的名號。這影響必然很大,朝廷會重視,天下寒士會感激。弄好了,名利雙收。”

陳氏驚道:“這麼大的事,你們幾個小孩子就商量完了,怎麼不先與大人商量?”

楊依依道:“這還不明白,跟哪個大人說呢?老夫人上了年齡,現在不大管事了。我大伯父、大伯母與父親都是私心重的人,他們對咱們娘幾個的態度你又不是不知道。這件事他們知道了,可就沒咱們什麼事了。”

頓了一下又道:“我想過先跟你商量,但轉念一想,跟你商量也沒用啊。前期投入要很多錢,還要很多人脈,咱倆一沒錢二沒人,事也辦不成。我想來想去,李夫人母子是最合適的合作人。李家不但富有財帛,舉凡運輸、原料、匠人、工具、銷售是路路皆通的,要想打動她們母子,必要有錢大家共賺,有名大家共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最新小说: 越界 俗世小三兒 開局刷一億美女主播千裡空降 聽丫鬟蛐蛐,我解鎖未知劇情 海賊:從永生的洛克斯海賊團開始 大哥彆卷了,你都卷成漢中祖了 手撕炮灰劇本,三個大佬爭紅眼 家生子的發家之路 春色渡佛,禁欲國師下神壇 不負春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