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閒話了一陣,楊依依道:“還有件事,要大伯父幫我。”
英王點點頭:“說說吧,大伯隻要能幫得上忙,肯定是儘最大的努力。”
楊依依笑道:“我在帝後麵前吹了牛,要把天下的好茶弄到都城來,靠茶葉發一筆大財,維護圖書館的運營。現在牛皮快破了,隻好求大伯父救命啊!”
英王一聽就樂了:“你敢在帝後麵前吹牛,卻叫我如何救你?我看啊,帝後不會把你怎麼樣的,你小孩子一個,吹個牛,帝後不會當真的。”
楊依依道:“話雖這樣說,我覺得做茶葉生意,是個有利可圖的事。咱家是宗室,您和父親又是朝廷官員,家裡本來是不能直接經商的。現在帝後親口承諾,讓我放手去做,等著喝我的好茶,這不是個好機會嗎?”
英王想了想,點點頭道:“也是,那茶葉的事,大伯父又不懂。你想怎麼做啊?”
楊依依笑道:“咱們不懂,天下能人輩出,總有人懂,咱們請些能人,組成團隊不就行了。”
英王道:“你先想好了,我去執行。”
楊依依又道:“伯父出征前,我提過,要伯父辦鏢局,伯父可想好了。沒有這種負責轉運的,財帛與貨物便不好流通。”
英王點頭:“正好,我有不少舊部,這次南征後,都得到提拔,在各地的府兵中任中高階的將領。這些府兵戰時上戰場,平日卻要自己種田經商,自酬大部分軍餉。我尋思與他們相商,在各地府兵的營外設些商棧,讓府兵中選出精乾的人,在各商棧之間押運貨物財帛。”楊依依聽了點點頭,覺得這樣更好。
老夫人就是笑著,看兩人說話。正經事說完,楊依依就歪了樓:“大伯父,今天席上提起高連這個人,我覺得是個人才。主要是長得好,看著很養眼,說話聲音好聽,出身也行。要是能與二姐姐對上,正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的。”
英王瞪侄女一眼:“不知道兩家政見不合啊,高相那老頭非常固執,肯定是一百個不答應,咱才不去做那熱臉貼冷屁股的事呢。”
楊依依問:“要是高相答應了,上門求娶,伯父會應承嗎?”
英王看了侄女一眼:“會呀,我隻想我的女兒好,才不管彆的什麼。太子與晉王各有各的好,誰當儲君都行。太子行為是有些行為不羈,但心性不惡毒,他繼了位,咱家到時候表個態支持他,他對咱們不會太差。晉王文治武功,胸懷大誌,我與他當過軍中同袍。他當了皇帝,也不會對咱們家不好。”
楊依依歎一聲:“父親就是沒有大伯父明白呀!明明誰當儲君,咱們家都好,他偏偏要說力挺晉王。我冷眼旁觀,晉王當儲君是遲早的事,我看帝後都屬意於他。隻是晉王這人,好大喜功。心胸也狹窄,心狠手辣的,將來繼了位,未必是天下之福。”
英王聽了這話,盯著楊依依:“依依,大家都在觀望,你怎麼斷定,晉王能當儲君呢?”
楊依依道:“十個指頭不一般齊,父母有偏向這很稀奇嗎?兩位皇子雖然都是親生的,可是一對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太子言行放浪,縱容親朋故友橫行霸道。晉王言行謹慎,管束府內嚴格。太子三妻四妾,好色貪杯。晉王一妻一妾,文武雙全。太子心無大誌,晉王率軍遠征。您要是當父母的,您會喜歡誰?”
英王歎口氣:“我也這麼想過,皇後最喜歡孝順聽話,言行謹慎的人,幾個兒子中,晉王夫婦最得皇後喜歡。所以,我才會與晉王走的近些。就怕易儲之後,有人會倒黴了。高相是太子黨,我不願意與高家聯姻,也是怕受牽連。”
楊依依道:“不妨事。皇帝很看重高相,高相這人很有能力,一心為公,私心不重。皇後娘娘個性強,但也是個有心胸的人。她既然想易儲,必然會找高相談。最終結果很可能是,既想易儲,又想保全高相,必然給高相富貴,逼高相退位。高家其他人,都是能人,也不是一心向著太子的,朝廷應該會容的下。咱們家與高相家結親,應該也挺不錯的。”
英王笑道:“有道理,你這樣說,我到要會高連一下。看看是什麼樣的俊才,讓我三侄女哭著喊著要嫁,我的七侄女一直為他說情。”
楊依依看天色很晚了,就告辭回去了。英王與老夫人道:“依依這孩子,又有見識,又能乾,還會賺錢。要是男子,我肯定讓他繼承五弟的爵位了。”
老夫人道:“人是心靈手巧,能乾的很,就是性子太桀驁不馴了些。女子不比男子,這般性情,將來可怎麼辦呢?”
英王道:“咱家也算是將門,將門出虎女,挺好的。我還嫌這些女兒們,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擔的,隻能在家庭的庇佑下風花雪月,遇了大事就不行了。”
英王在家幾日,接待了不少親朋好友的拜會。閒談間,把朝廷今年中秋前科考的消息傳播出去。其他官員,也都把消息散給親朋好友,讓家裡有想參加科考的人速作準備。沒幾日,今年中秋要舉行科考第一次鄉試的消息就傳開了。半月後,朝廷旨意下達各地,全國一片嘩然。晉王做為主理,與一眾臣下商議具體事宜,忙得不得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