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牆設樓梯上二樓,皇後奇怪地問:“為何要把上二樓的階梯設在樓內?這不是占了不少地方嗎?”
楊依依解釋:“回皇後娘娘,一樓是售賣處,隻要來圖書館的人,都想讓他們在一樓逛上一遍,就是不買,也幫我捧個人場。將來需要買了,也知道我這裡有什麼貨,品質如何。要是在外邊設了階梯,有些人乾脆不進一樓,直接上二樓讀書去了,根本不知道我這一樓有什麼。”皇後一聽就笑了,用手指點了一下楊七的頭。
二樓是閱覽室,中間設了正八邊形半人高的櫃台,櫃台裡是圍著正中主柱的正六邊形頂天的大書架,各種圖書分門彆類的排好序號,登記成冊,借書人看冊子選書。
第一部分主要是儒家經典的相關書籍。第二部分,是本朝製度,本朝地理,各地風物人情,能收集的各地方史誌。第三部分是其他先秦哲學體係的書籍,諸子百家都有一些。第四部分是抒情詩歌散文之類。第五部分,是收集來的夷族文化,包括外族語言翻譯,外族圖案,外國物產介紹等等。第六部分卻是醫學資料,有醫學專著,醫者筆記。第七部分是農業資料,農業著作,水利著作,農機研究彙編等。第八部分卻是雜學,占卜、玄學、治金著作,建築筆記,生活中的一些技藝等。
櫃台內配有高腳凳,二樓夥計閒時可以坐著。圍著牆設一圈小書案,百十個坐墊。供學子們閱覽抄錄。上三樓的樓梯設在走廊正後方。
三樓是珍藏室,挨牆轉圈擺著七張巨大書架。第一張陳列著皇後娘娘賜的手抄本,手稿之類。第二張書架上是英王捐獻的手抄珍本。第三張書架上是各類高價購來的手抄孤本善本。甚至兵法、武功秘籍之類也有。第四張書架上是各類佛經,道經等宗教書籍。有手抄的也有印刷的。第五張書架上卻是一些話本子和傳奇故事書。有手抄的也有印刷的。每個書架前都有抄書先生在小幾上抄寫這些書。還有兩個書架上,是些空白的抄本,等著使用。
書架之間都設有大畫缸,放了很多書畫軸。中間大梁之上設一個長吊杆,吊杆上設有吊鉤,這是將來準備在舉辦展覽期間用來懸掛書畫,刺繡作品。
眾人看了這麼齊全的書籍,都很喜歡。又問了借閱方法,楊七道:“一樓的書籍都是長青印刷廠的出品,隻賣不租,每本上都有定價。可用錢帛購買,也可以用手抄書來換,一本手抄書估了價,能換兩到三本印刷書。二樓的書一多半是長青印刷廠提供的,一少半請人抄寫的,主要是租。花一貫錢在大門口的接待處辦理一個借書證,可以借閱一整年的書。需要帶回家看的按書上定價交抵押,還書時押金退還。三樓的書珍貴,怕損毀或丟失,隻給知根知底的貴賓借閱。實在要看,就要多花些錢,讓三樓的抄書先生們給抄一份,抄書的價格與市場上的齊平。”
皇後問:“現在有什麼樣的貴賓?”
楊依依笑道:“皇後娘娘與我祖母是名譽館長,自然是貴賓。圖書館的幾個股東都出了資的,也是貴賓。長青印刷廠是書籍的主要來源,印刷廠的幾個股東是貴賓。圖書館的營建很多人是出了力的,比如宇文基大人、王詠大人,還有國子監的幾位老大人給我捐了不少書和手稿,我都給送去了貴賓證。”
皇後娘娘笑了,對身後眾人道:“楊七可算的精,隻有出錢或出力的才能算是貴賓。這也有理,諸位可要守著規矩,有仗勢欺人或無理取鬨的,我這個名譽館長可不依的。”眾人都連聲稱是。
圖書館後是個大園子,繞牆栽了一圈多刺的花椒樹。楊七特彆喜歡花椒,它清香多刺,不但祛異味,還能起點防小兒搗亂的作用,到秋季還能采摘來當香料使。花椒樹前種植一圈冬天不落葉的小柏木。既美觀又隔開花椒的多刺,防止遊人被刺傷。周邊種植的許多果樹,樹苗還小,有個彆的上邊掛了稀疏的小果。園裡設置了許多石凳,供人休息。
園子正中建一個秀氣寬敞的六角小亭,亭上提著折桂二字,亭子周圍擺滿各色菊花盆。從後牆東北角引進活水來,在水兩邊種上楊柳,水上修一座白色小橋,水裡種些荷花,這時節花早落了,蓮蓬到還好,荷葉田田。這是為了增加氛圍,還能防火。
在後牆前堆一座讓人倚石觀景的假山,假山上種植了一些香草。時近中秋,這些香草結了籽實,一串串的累贅可愛。
在亭子西南側弄了三間房舍,是飲茶下棋的雅舍,提了清閒二字。
西北側弄個吟詩作對的三層瑤閣,上麵寫了蟾宮二字。
假山後靠後牆是兩間房舍,是男左女右掛牌的東廁。還設了幾個樹樁外形的垃圾箱。
帝後在折桂亭小坐,用了一些點心,飲了一壺名為龍井的綠茶。點心香甜可口,綠茶清香潤喉。皇後問:“這就是你說的好茶嗎?”
楊七點點頭:“回皇後娘娘,天下好茶眾多,這隻是其中的一種,是江南李家的茶山產的一種綠茶,因那附近有個龍井村的傳說,就取名龍井了。過幾年,還會有更多的好茶孝敬皇上、皇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