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的時候,李凡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那個狹小的出租屋。
屋門發出“吱呀”一聲,像是在抗議他這一天的疲勞。
屋子裡依舊是那個老樣子:不足十平米的空間,床、書桌、簡易衣櫃擠得滿滿當當,連個轉身的餘地都沒有。
牆角一堆雜物,不是快遞箱就是未整理的工作資料,亂糟糟地堆在一起,仿佛在無聲控訴他生活中的混亂。
“今天還是得想辦法收拾收拾。”李凡嘴裡嘟囔著,心裡卻並沒有絲毫動力去行動。
搬進這間小屋子已經一年多了,剛住進來的時候他還覺得,空間小沒關係,隻要工作穩定,早晚能搬進更好的房子。
可如今,這狹小的空間仿佛是他生活的真實寫照,代表著他被壓抑得喘不過氣來的現實。
他轉頭看向那唯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戶,心中泛起一絲無奈。
這窗戶還是半開的,外麵是喧鬨的街區。
樓下大排檔的客人們正放肆地吆喝著,酒杯碰撞的聲音混雜著吵嚷,像一曲永不停歇的城市交響樂。
偶爾一輛電動車嗖地劃過街道,發動機的聲音短促而尖銳。
這樣的噪音早已融入了李凡的日常背景,像他生活中一塊無法擺脫的“老頑疾”。
他用手輕輕推了推窗,然而喧囂依舊。
隔壁的鄰居也是他心頭的一個“噪音源”。
那家的孩子,永遠像是有使不完的勁兒,不分晝夜地拍打著牆壁,今天也不例外。
“叮叮咚咚”之聲隨著孩子的歡笑聲,一點點傳入李凡的耳朵。
他有時忍不住想衝過去敲門提醒幾句,但每次都在心底暗自壓下了這個念頭——這小孩畢竟也是無辜的,誰讓這地方隔音差得跟紙糊的牆一樣呢。
李凡甩了甩頭,仿佛想把那些雜亂的想法一股腦甩出腦海。
他拖著疲憊的身體走進那個狹窄的廚房,手腳麻利地煮了一包泡麵。
這是他每天晚上的“固定套餐”,簡簡單單,快速省事。
李凡已經數不清這是自己吃的第幾碗泡麵了,但每次在忙碌一天後,這一碗泡麵總是能讓他找到些許慰藉。
他端著熱騰騰的泡麵,坐到那張年久失修的電腦桌前。
桌子已經有些搖晃,桌麵上鋪滿了快遞盒、文件和一些雜物,隻留了個狹小的空檔供他放碗和鼠標。
打開電腦,李凡熟練地點開了他最近追的劇。
這種日子雖然單調重複,但泡麵加電視劇的搭配成了他為數不多的放鬆方式。
當然,這種生活和他大學時憧憬的“白領”生活早已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