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知道,他們的目標不是李淵之命,是唐軍之心。”趙雲飛望著李淵,“潞州是根,太原是葉。將軍若保枝而失根,兵敗不過三日;而若穩住後方,便能以逸待勞。”
李世民忍不住點頭,卻被李淵瞪了一眼,連忙閉嘴裝沉思。
“至於有人說我與李密私通……”趙雲飛嘴角一翹,“我倒是想啊,可惜李密又窮又摳,連點買路錢都不給我塞——這若真是通敵,那也太沒誠意了。”
大帳之中,傳來一陣低低的笑聲,仿佛是對某人的嘲笑或譏諷。而坐在主位上的李淵,此時正沉默不語,似乎在思考著什麼。他的眉頭微皺,眼神有些凝重,顯然是在權衡著某種重要的決策。
在這片刻的沉默中,裴寂的眼角微微動了一下,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李淵沉吟片刻後,終於準備開口說話。然而,就在他剛要發聲的時候,那位身著青衫的文士卻突然站起身來,向李淵拱手行禮,然後開口問道:“敢問將軍,潞州戰報如今在何處?”
這個問題讓整個大帳的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眾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趙雲飛身上,隻見他從懷中掏出幾封密信,遞給了那青衫文士,說道:“這便是潞州的戰地急書,上麵的汗跡都還未乾呢。若是有人膽敢偽造,本將軍甘願受軍法處置。”
青衫文士接過密信,仔細端詳了片刻,臉色漸漸變得有些不自然起來。他低聲嘀咕道:“竟然真是他的筆跡……”
趙雲飛見狀,冷笑一聲,目光如炬地盯著那青衫文士,說道:“閣下言辭如此鋒利,調度又如此周密,不知閣下尊姓大名?”
那青衫文士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回答道:“在下不過是區區一個李道玄罷了,乃是太原新近征召的幕僚,主要負責掌管諜報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雲飛心頭一凜,暗自思忖道:“怎麼又來一個姓李的?而且還叫道玄?這家夥還真是挺玄乎的啊。”他眯起眼睛,盯著李道玄,緩聲道:“閣下可知,有些仗,可不是光靠嘴皮子就能打贏的。”
李道玄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回應道:“可惜啊,正所謂兵不厭詐,往往那些擅長打嘴仗的人,反而能夠搶占先機呢。”
李淵揮手止爭:“趙雲飛,朕不管你是不是詐敗,是不是借機立功,朕隻看結果。潞州既安,你便先功過相抵,退下休整。”
趙雲飛拱手:“謝主公不殺之恩。”
轉身之際,他望向李世民,兩人目光交彙,李世民微微頷首,顯然對趙雲飛的應對深表認可。
入夜,趙雲飛回營才剛躺下,就被一紙密報驚得從床上翻滾而下。
“將軍——李密與王世充私通,南線大軍突襲虎牢關!關中防線或將失守!”
他手中那封密報字跡潦草,顯然書於急行軍中,其尾更寫道:“李密之謀,不止虎牢,此役若敗,潼關將危,長安可憂!”
趙雲飛麵色大變,攥緊拳頭:“李密這是要搶跑,借王世充之力,直逼隋室殘喘的根脈了!”
他猛然抬頭,望向城南:“不成,我得搶在他們之前,先動手!”
然而此時,一名斥候匆匆奔入,低聲道:“將軍,有客求見——他說,他姓李,叫安仁。”
趙雲飛手中茶盞“啪”地一聲摔碎。
他緩緩站起身,臉色森冷:“他終於來了。”
喜歡隋唐風雲錄:從小兵到帝國謀士請大家收藏:()隋唐風雲錄:從小兵到帝國謀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