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固態電池
趙旭他們做的實驗。
其實基本上都是郭浩專門設計出來的,是一些郭浩的猜想,以及數學建模出來的一些想法。
畢竟,郭浩之前也是做過電池實驗的。
和寧王時代一起做過鋰電池,他也算是深度參與過電池實驗。
後麵燕雅婷因為失誤,做出來一種碳納米複合材料,在融入鋰電池之中以後,居然以外的提升了鋰電池的能量密度。
這件事,當時也引起了郭浩的注意。
不過那個時候的他,沒有自己的實驗室不說,而且那個時候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也不在電池上。
當時的自己更感興趣的還是做理論,很多事情還等著自己做呢。
做電池,確實沒有在自己備選方案之中。
但是現在不一樣。
首先是現實需求。
電能想要徹底成為未來,人類對於高能量密度的電池,需求量會非常大,無論是手機還是車輛。
或者是其他的設備,充能效率,能量密度。
這兩者能夠突破,對人類發展,對於龍國的發展,可以說是意義非凡!
然後就是領導的吩咐了。
大領導想讓自己從這上麵做出一些突破來。
郭浩自然不可能拒絕。
所以才有了電池實驗。
按照建模,總共做出了數百組的電池實驗,主要目的是還原之前燕雅婷意外出作出來的電池添加劑。
還原那個過程,所以,郭浩在這數百組的電池實驗裡,全都分彆增加了各種不同樣式的碳納米材料。
全都是從之前那種碳納米材料的基礎上,郭浩用計算材料學計算出來數據,並且合成出來的。
畢竟,電池太複雜了,包含很多個點。
而郭浩選擇先從碳納米材料添加劑這個角度突破。
然後再嘗試解決枝晶生長的問題。
到最後,再嘗試固態電池,甚至是鋰空氣電池。
畢竟事實證明,碳納米材料作為添加劑,確實可以讓鋰電池發生一些變化,包括提升能量密度,甚至改變一點電池形態。
當然,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也是一個玄學問題。
當初幫寧王時代研究的時候就是這樣,做了數千組的電池實驗,一直都找不到其中結合的契機。
雖然理論上,鋰電池在引入碳納米晶體管之後,會獲得性能上的提升,但他們做了那麼多組的實驗。
完全沒有獲得任何提升。
最後還是燕雅婷的一次失誤,讓報廢的碳納米材料和鋰電池材料融合之後。
才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所以,這玩意兒可是很難的!
而郭浩設計那麼多次實驗,本身其實是為了實驗自己的建模是否準確!
而這次磷酸鐵鋰電池的成功,證明了,郭浩的數學模型是準確的!
根據這次磷酸鐵鋰電池的成功,郭浩開始繼續完善數學建模。
鋰空氣電池需要解決的點實在是太多了,枝晶生長引發短路風險,需人工sei膜或固態電解質抑製。
又或者是i?o?導電性差,導致極化嚴重,需高效催化劑降低過電位。
還有就是鋰空氣電池理論壽命太短了,商用化困難等等,一係列的問題。
但是磷酸鐵鋰電池這次成功提升近倍的能量密度,讓郭浩心中又有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固態電池。
目前實驗室裡,固態電池成熟度,是遠超鋰空氣電池的。
正極材料采用磷酸鐵鋰,固態電解質采用氧化物或者硫化物,而負極材料可以直接采用鋰材料。
理論上,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完全能夠突破500hkg,而如果混合上碳納米材料在固態電解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