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郭浩的話。
此時周圍那些院士,頓時正色的看向一旁的郭浩,表情一個個都非常嚴肅。
他們對於郭浩的想法和意見,可是異常的重視。
因為當初能夠解決可控核聚變遇到的所有問題,郭浩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可以說,沒有郭浩的橫空出世,可控核聚變目前還在永遠的五十年!
看似隻差最後一步,但這一步很可能是永遠都邁不出去!
所有人都很清楚這一點。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一旁的郭浩,表情很認真。
郭浩微微一笑,看著眼前眾人,緩緩說道。
“關於可控核聚變的小型化,我們目前也沒有什麼太好的想法,而且目前方向,我們基本上也都沒有把握,但是我們資源夠啊!
所以乾脆分成幾個組,朝著幾個方向,齊頭並進!等我們在某個方向上有一點點的突破之後。
我們完全可以集中力量在突破的那個點上。”
聽到郭浩的話,周圍的這些院士,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大家又討論了一會兒。
對於核聚變小型化,大家都多少有些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有些天馬行空,有些樸實無華。
但無論如何,多少都是有內在邏輯的。
畢竟,他們是真的全都參與過可控核聚變的研製,並且成功了的。
郭浩看好的方向,是建造一個巨大的球狀聚變堆。
依靠著球狀磁場,束縛住核心處的高溫火焰。
這是郭浩的想法。
但問題是,這個球狀物建造多大?
這玩意兒是不可能建造小的,而且內部的高溫,本質上其實是很危險的。
而且這層外殼應該怎麼造?
問題還是非常非常多的。
這種想法,實際上很早之前就有人想過了,但是難度極高,再加上可控核聚變那個時候都沒有人實現過。
更彆提如此高難度了。
這種想法,實質上是通過材料學的進步,強行將可控核聚變反應堆小型化。
難度太大了!
開完會,之後,郭浩按照這些院士的意願,分了三組。
他自己帶著兩個院士,做球狀可控核聚變,然後潘院士帶組,研究聲致發光。
霍院士帶組,研究場反向配置,這種核聚變的原理是利用自組織磁場約束等離子體,它們的結構更簡單。
所有人都選擇了他們更看好的方向。
郭浩和霍院士帶著的方向,屬於是現有的技術猜想之中的一員,並不算太科幻。
霍院士帶領的方向,那就是純純的科幻道路了。
關於可控核聚變小型化,有上麵的紅頭文件,所以,幾乎所有部門全部開綠燈。
需要的實驗室也好,各種物資也好,全部在短時間內,全部送到。
接下來,就是要開始實驗了!
在這一點上,郭浩算是稍微有些特權。
他需要做材料。
畢竟,材料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