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bug並不是吳院士和王院士有意造成的。
正相反,都是在他們無意識的過程之中做出來的問題,可能會在某一點造成一定的能量損耗。
或者是某一點點地方,對於線圈可能造成磁場損失。
一點點累計下來,那可就不一樣了,損失還是很大的。
根據數據,郭浩大概將圖紙和設計修改了一遍。
修改完圖紙之後,郭浩將兩個院士叫了過來,將圖紙交給二人。
“二位看看。”
聽到郭浩的話,兩位院士開始查看麵前的圖紙。
隻是看了一眼,吳院士和王院士眼神之中就都露出了驚訝的神色,二人看了看手中的圖紙,又互相對視了一眼。
吳院士強壓著心中的震驚,朝著一旁的郭浩問道。
“郭院士,沒想到,您居然還會工程作圖?而且這個設計居然做的這麼好?簡直是令人難以置信!”
吳院士震驚的朝著郭浩說到。
“會一點點,沒什麼好震驚的。”
郭浩笑了笑,看著眼前的吳院士。
“你們覺得我的修改怎麼樣?沒事,有問題儘管說,我也不保證自己做的圖很好。”
郭浩表情認真。
“您做的圖,比我們兩個做的好多了!”
王院士苦笑著看著郭浩。
“您這個內部圖紙,遠比我們想出來的,對能量節約效率更高,而且對於磁場的利用率,還有對於內部高溫部分做的更好!”
王院士認真的說道。
“隻要我們磁體材料能夠取得成功,我們說不定就可以直接開始嘗試建造!”
王院士微微有些興奮。
“嗯。”
郭浩點了點頭。
他也是這麼想的。
關鍵還是材料的問題。
郭浩的想法是,外殼采用擬態金屬融合特殊的磁體材料,以此保證強度。
但問題是,這麼小的範圍,熱堆積也是一個問題。
熱堆積可不是設計能夠解決的事情。
或許可以將熱能成,直接朝著電能轉化,以此徹底解決熱堆積!
郭浩眉頭一挑,他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絲沉吟。
不過問題還是外殼材料上。
“繼續做實驗吧!”
郭浩朝著王院士和吳院士說到。
三人一起,繼續開始做實驗。
材料學這門學科,雖然郭浩已經找到了計算材料學這條捷徑,但是不管這條捷徑有多厲害。
最終落到實處的,還是實驗,不斷的實驗。
沒有實驗就沒有數據,沒有數據就沒有實體,那數據就隻是數據而已!
理論一定要跟實際相結合,這是郭浩一貫的想法。
數據如果不能跟實際牢牢結合,那基本上就毫無意義。
接下來一段時間,關於磁體外殼的研究遲遲沒有進展,但是在羅院士那邊的實驗室卻傳來了好消息。
“我們按照您提供的實驗流程,還有實驗數據,再結合了擬態金屬作為新材料的骨架支撐之後。
做出了最優秀的鑽頭材料,這種鑽頭材料,遠比我們通常意義上的金剛石鑽頭要更加堅固,而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複的作用。
這種鑽頭能夠在磨損之後,進行自我修複,非常符合我們要進行五萬米深鑽的要求。”
羅院士微微有些興奮的看著一旁的郭浩。
“我們的液壓鑽井平台也已經設計完成了,可以進行第一階段的嘗試了,我們可以先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兩萬米!您覺得呢?”
羅院士的目光看向一旁的郭浩。
郭浩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