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計算機啊!
目前人類說是了解量子計算機,甚至造出了一些所謂的量子計算機。
但實際上,這些所謂的量子計算機,首先是量子比特極低,在一百以內。
再其次,這些所謂的量子計算機隻能是計算一些特定的問題,運算速度聽起來確實很牛逼。
動不動幾億億萬次!
也就聽起來很強而已。
並不是真正的量子計算機。
和可控核聚變一樣,通用型量子計算機都說五年十年能夠落地。
但事實上嘛……
還是有特彆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這個所謂的五年十年,隻是一個虛數,其實人類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並沒有很深,還差太多了。
就像之前的可控核聚變。
看似已經離得很近很近了!
但是因為材料學的問題,人類對於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就基本上隻是看到著,但是摸不著。
實際上,相較於可控核聚變的問題,相對比較單一,量子計算機的問題,或許更大。
更麻煩,人類目前對於量子計算機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特定算法的所謂量子計算機上麵。
這玩意兒聽起來好像很厲害,實際上嘛…………
太過雞肋,低於100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幾乎毫無意義。
而外星飛船內的量子計算機,應該就是真正的量子計算機。
雖然沒有證據證明這量子計算機的具體算力,但真正來說,這玩意兒大於五百量子比特,甚至一千量子比特,郭浩都不會有任何的意外!
這東西,郭浩已經讓人專門拆卸了下來。
至於破譯?
郭浩暫時沒想過,這明顯是現在技術做不到的事情。
他是準備研究研究這個量子計算機,並為後續研製量子計算機做準備。
等之後量子計算機造出來了,或許可以給小新換一個載體……
後續為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可以做一些打算。
金屬氫電池和量子計算機,是郭浩最感興趣的兩項技術。
但這玩意兒的研究,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技術含量太高,在這種時候,並不完全是好處。
“技術含量太高了!”
趙院士眼神之中滿是感慨,看著一旁的郭浩說到。
趙院士就是這次軍方派來研究飛碟的幾個軍方科學家之一,在通過一番研究之後,趙院士有些感慨的看著郭浩。
“我們和這個外星文明,至少有上百年,乃至數百年的代差!這還隻是我們目前看到的技術!
更彆說……”
說著話,趙院士語氣頓了頓,他的麵色變化了好一陣,稍稍有些遲疑的看著旁邊的郭浩問道。
“郭院士,您說,這飛碟,真的是上億年之前降落在地球上的嗎???”
趙院士有些好奇的看著郭浩問道。
周圍其他幾位軍方科學家,目光也都看向了一旁的郭浩。
“有這種可能。”
郭浩點了點頭。
“在地底三萬多米深處,還鑲嵌在岩層之中,被岩石覆蓋包裹……當然也不絕對,還有一種可能。
這東西也可能是飛碟撞擊地球之後,嵌入地層,不過,就算是這樣,就按照駕駛艙覆蓋著的岩層來看。
至少也發生在百萬年以前的事情了……”
百萬年……
幾個軍方科學家,眼神之中充滿了驚歎。
這個時間尺度,怎麼看都足夠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