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公有製為主體的特殊方案。
這種方案,需要人工智能的全方麵介入,包括工程結款,包括城市規劃。
逐步越減公職人員的數量。
讓人工智能全麵接入國企,無人工廠全麵接入虛擬現實網絡。
總體方案其實是一份十分務實的方案,所有經濟學家和社科學家。
幾乎都一致認為。
海量超級新技術,如果短時間進入市場,那會對市場產生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自由經濟體製幾乎將會分毫不剩,新技術將吞噬一切。
新技術的擁有者,將會鯨吞一切。
這幾乎是必然的。
唯一的辦法就是,在自由經濟被近乎衝垮的時候,給百姓其他的選擇,更多的選擇。
否則,混亂將持續。
而且會持續很久。
經濟改革和技術升級,都不能操之過急。
還好,龍國是有公有經濟的。
通過新技術和人工智能托管。
以此讓經濟能夠承受住大量技術升級帶來的衝擊,畢竟在技術革新之中,損傷最嚴重的,其實是中下層的生產企業。
這些企業原本還能夠憑借著落後的技術和落後的產能,靠著低廉的人工苟延殘喘,但是在技術進行巨大革新之後。
原本的生產效率發生了巨大的變革,效率變得非常快,而且商品的質量也變得非常非常的好。
這就造成了一個後果。
小企業徹底的沒有了競爭力了。
因為效率快了幾個維度,成本在這個過程之中就被迅速攤薄甚至是完全攤平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企業就徹底的沒有了競爭優勢,或者說成根本就沒辦法競爭了。
因為這根本就不是什麼對等競爭,這是完全不對等的競爭。
高出現階段幾個維度的技術,給市場帶來的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如果隻是一兩項技術其實還好,但問題是,這次可是全部技術的升級,而且還不是一兩級的提升。
按照郭教授給出來的數據,幾乎是所有技術的提升,各種設備也好,工業機床也好。
工藝流程也好,全自動,而且效率極高。
這樣就導致了底層企業根本沒辦法競爭。
更關鍵的其實還是運輸和開采之類的技術革新。
新型飛梭,全電能,負重效率極高,比目前的所有飛行設備都要更高,更關鍵是成本低,續航還高。
速度也很快,還可以無人化。
可以讓貨物以最快的速度進行交換。
一個高度無人生產化的時代。
幾個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需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大概就這樣吧……”
一個社科學家苦笑著看著郭浩說到。
“以我們目前的能力,隻能大概想到這些問題,應該還是有很多我們未知的問題的,但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力去解決。
因為社會變革太劇烈,這個社會上會衍生出各種問題。
所以,我覺得,最關鍵的問題,其實還是先確定好分配製度改革。”
社科學家認真的看著郭浩說道。
“沒錯!”
“的確如此!”
旁邊其他的幾位社科學科和經濟學家也都點了點頭。
“這些技術,甚至足夠我們邁入共產時代了,不過具體如何……說實在的,前方的路,基本都是理論,沒有實踐。”
一個經濟學家看著郭浩。
“明白!”
郭浩點了點頭。
以他的聰明才智,剛剛他們說的話,郭浩自然是全都聽到了。
但是對於郭浩來說,這是必然要踏出去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