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娘子李氏見了自家小外孫女,就把老劉氏撇在一旁,顧自進屋看閨女去了。
在所有人進屋後,老劉氏也陪笑著跟了進來。
雖然這會已經很確定小孫女就在屋裡,但她還是想親自看上一眼,看看那小崽子咋樣了。
昨個明明看著都活不長了,哼哼唧唧的跟個小老鼠似的,這一天一夜都過去了,肯定都奄奄一息了吧。
她一進門,就看著秀才娘子李氏小心翼翼地抱著孩子正稀罕著。
隻是這孩子看著怎麼跟昨個不一樣了,其實昨日她也沒細看,發現生下來的是個女嬰後啥心思都沒有了,但她就是感覺這不是昨日兒媳生的那個,不僅沒虛弱,反而似乎還精神了些似的。
一看就是個討債鬼。
一想到家裡又要多一口人吃閒飯,她就氣不打一處來。
隨即,她就借口去灶下燒水躲了出去,臨走還想接冷小舅手裡的籃子,卻因老實孩子下意識躲閃的動作弄了個大紅臉。
她一走,屋裡娘幾個正好可以說說私房話。
“你說你個傻子,當初不要你嫁這家你非要嫁,今日受這般罪到底圖啥。見女婿空手上門報喜,我就曉得你婆婆又要作妖了,這次算你命大,大人孩子都沒事,以後可得小心著些。”李氏拿指頭戳著閨女的腦袋,沒好氣地一通埋怨。
說著,就伸手拿過兒子拎著的籃子。
取出一瓦罐溫熱略帶腥味的魚湯,遞給冷燕娘:“你那婆婆肯定舍不得給你吃帶油腥的東西,沒有奶怎麼養孩子。正好你爹昨日在野塘裡釣了兩尾鯽魚,鯽魚湯最是下奶,快喝了,彆把我外孫女給餓著了。”
冷秀才在村裡私塾坐館,北方文風不盛,周邊幾個村加一起才收了七八個孩童,很是清閒,這人閒暇時就喜歡在野外垂釣,卻是空軍的時候多。
昨日倒是運氣不差,收獲了兩尾巴掌大的小鯽魚,本來說今日要下酒吃,結果女婿一早就上門報喜說閨女生了,就被他娘子把魚都燉湯給閨女送來了。
他一個大人,也不好跟閨女與小外孫女爭吃的,送走女婿後,就又帶著魚竿出門去了。
“娘,用一條熬湯就行了,怎麼還用了兩條。我爹好不容易釣上來的,好歹給家裡留一條啊!“冷燕娘光是聞著味就有點饞,接過乳白的魚湯正要喝,又停下道。
不待李氏反應,一旁一襲長衫的冷小舅就笑道:“姐,你就喝吧。咱爹今個又出去釣了,要是釣上來了,明個我再給你送魚湯喝。”
除了魚湯,姥娘百寶箱一樣的籃子裡,還有用油鹽烙的金黃的餅,與尚帶著點熱乎氣的熟雞蛋,唯恐老劉氏把女兒餓著。
不得不說,這位姥娘還真是挺了解自己這位親家母的。
這兩日那位慣常精打細算的婆婆可不是沒想著給三兒媳留飯嘛,跟兒媳生產後,就不食人間煙火了,喝風就能飽似地。
悅然分到了一個雞蛋,雖然沒有她空間裡雞下的蛋好吃,但比後世工業化生產出來的雞蛋更有雞蛋味,她吃的一點都不含糊。
“慢點吃,小心噎著了,來喝口魚湯衝衝。”冷燕娘看了閨女的吃相,不由擔心不已,趕緊把魚湯湊到她嘴邊。
看著眼前比她腦袋還大的陶罐,悅然咽下雞蛋,小小地吸溜了一口,就推開了,沒鹽,味道很寡淡,還好湯沒順著唇角撒出來。
伺候閨女吃飽喝足後,李氏就離開了,說是要回去給冷秀才做飯。
臨走囑咐閨女要好好養著,彆怕其他人說閒話,“娘一進村就把你被人推倒,早產生下一個女娃的事宣揚開了,不怕你婆婆不讓你養孩子。”
的確,一般村裡人不想要的孩子都是當日生下來就偷偷丟出去的,不會讓人知道。若是有人問怎麼不見生下的孩子,這家人還可以說是生下了一個死胎,或是生下來沒多久就咽氣了。
然而一旦過了明路,要是再把孩子丟出去,就難掩悠悠眾口了。
且宋家人鬨得太過,還可以拿報官來說事。
有個秀才爹做靠山,冷燕娘一點不懼,她今日讓男人趁著下地溜去隔壁村的娘家報信,就是想把事情鬨開。
現在目的也算達到了,沒看她婆婆剛才看到孩子屁也沒敢放,還笑著誇這孩子一天一個樣,比昨天剛生下來精神了不少。
果不其然,李氏來了這一趟後,老宋家不得不接受家裡多了一個女娃的事實。
在地裡乾活的宋家人一回村,就聽見坐在老槐樹下嘮嗑的村人在議論,老三媳婦娘家來人給剛生下的外孫女送湯米來了,宋老漢就目光不善地看向三兒子,然後就證實了孩子果真養在家裡。
那就繼續養著吧。
這孩子這般命大,說不得將來真有什麼造化呢。
宋老漢隻得用這話來安慰自己。
事已至此,不捏著鼻子認下還能怎麼辦?
不過饒是如此,他還是一個月沒給三兒子好臉。
……
次日上午,宋家人都下地後,冷小舅果然又送來一罐魚湯。
看來那位秀才姥爺運氣不錯,又釣上魚了。
後來悅然才知道,哪是姥爺運氣好,而是姥娘讓小舅從鎮上買回來的鯽魚,不得不說,天下隻有這樣的爹娘才配為人父母。
喝過兩次油水十足的鯽魚湯後,冷燕娘終於下奶了,也不用悅然提心吊膽地給小妹暗中喂奶了。
親娘不但隔三差五有魚湯喝,還有姥姥讓小舅送來的餅子與雞蛋養著,幾日下來,就肉眼可見地臉上長了些肉了,奶水也完全夠小嬰兒吃的。
當初,在小弟說要再給她送魚湯時,冷燕娘就想拒絕來著,不過想著自己要是沒奶,可沒法養活剛生下來的孩子,拒絕的話就卡在了嗓子眼。
人窮誌短。
不過,冷燕娘心知,自己何其有幸,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身後能有可以依靠的娘家人,比其他女子強多了。
親人之間不就是要互相幫助嗎?等以後日子慢慢好起來了,她再好好回報爹娘與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