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利潤太大,未免哪個不長眼的搞破壞,悅然直接拉了朱棣與太子入股,就不信還有哪個頭鐵的權貴敢來插一腳。
這爺倆雖然高高在上,但私下各有各的苦楚,換句話說就是都很缺錢,這等於是給他們白送錢,且這人還是他們皇家人,哪還有什麼好猶豫的,乾就是了。
要人給人,要地給地,隻要寶慶公主提要求,就沒有不答應的。
見悅然的玻璃生意比日進鬥金還誇張,一些貴勳頗為眼紅,就想插一腳,可一打聽寶慶公主居然拉了當今與太子入股,都快嚇尿呢。
不由拍著胸脯暗自慶幸,還好還好,自己隻是在心裡想想,還沒有下手,不然家裡的爵位怕是要不保了。
敢跟皇上與太子搶錢,嫌命太長了不是?
某人摸著下巴沉思,這位寶慶公主可真是賺錢的一把好手,先是弄出了香皂、奶糖,誰料出海一趟回來更厲害了,又接連搞出了玉顏膏、座鐘、玻璃、鏡子……
居然一個比一個賺錢,不誇張地說,他們這些富貴之人的荷包都要給她掏空了。
要是悅然曉得有人在背後這般蛐蛐她,準會回上一句,這才哪到哪啊?我還有白糖、風扇、水泥等等,一堆東西沒搞出來呢。
當然了,她手上還有一堆這次帶回來的外邦作物,也還沒放出來呢。
那時,還不曉得某些有心人要如何震驚了。
……
秋意正濃,正在園子裡賞菊的悅然,忽然思緒就飄到了莊子上,尋思著那些從“海外”淘回來的農作物也該收獲了。
沒多久,彩繪就進園來傳話:
“公主殿下,莊子上的管事來傳話說,您讓試種的那些作物都成熟了,也按你吩咐收進了倉庫,詢問下來要怎麼處置?”
隨即眉開眼笑地添上一句,“哦,對了,這趟他們還送了幾車來給公主品嘗!”
“嗯,讓他們先忙其他事。至於送來的東西,你讓小廚房的人試做一下,咱們嘗嘗再說。”
悅然略一沉吟,覺得還是讓這個時代的人自行發揮一下,過後,她再稍加指點,會顯得更為合理一些。
畢竟,她在皇宮裡也跟著徐皇後小廚房的禦廚學了幾手,琢磨點新吃食也不算突兀,或許也有人覺得她之所以曉得怎樣吃,可能是跟海外人學的。
總之,悅然毫不心急,她有的是時間,絕對不會因為操之過急暴露自己的馬甲就對了。
她也不是沒想著通過政令自上而下地推廣玉米、紅薯、土豆、辣椒、番茄、南瓜、花生、向日葵等作物。
但顯而易見,這些對大明百姓來說都屬於新生物種,一時半會沒那麼容易接受。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單靠政令,可不容易推廣。
不然,紅薯分明在明朝中後期就傳入了大明,也不會直到清朝時期才在全國廣泛種植。
俗話說上趕著不是買賣。
還不如她趁機先大賺一波,等商人與百姓看到了其中的利益與好處,還怕他們不跟風種植?
喜歡快穿:從建國前開始請大家收藏:()快穿:從建國前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