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與海燕同行_婚外紀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婚外紀事 > 第32章 與海燕同行

第32章 與海燕同行(1 / 1)

海燕想了好大一會,說道:“我還是要回去,雖然這些年二月做的事對不起我,畢竟我還是他的妻子。現在他出事了,還是儘力去找一下關係,也許能起點作用。”

說完話,海燕在手機上準備下單訂票。

正當她要確定的時候,海燕突然轉頭看著我,說道:“我們一塊回去吧!反正你這幾天也沒有事。”

“一塊回去?不合適吧,老家那邊可能會碰到熟人?”

“沒事的,大家都戴著口罩,誰認得我們,就算認出了,又怎麼樣,這麼多年誰記起我們的關係,我們也太小心了吧!”海燕說道。

“也是,疫情還沒有散去,大家戴著口罩,熟人之間也不容易認出。”我點點頭表示同意。

海燕果斷的訂了我們兩個人回去的車票。

原本美好的夜晚,被這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了。

這次皖北水鄉的旅行有了美好的開始,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

成人的世界也許就是這樣,意外隨時可能發生。

夜深了,海燕依偎在我懷裡,因為我們的心情都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原打算在穿越的時空裡的“新婚之夜”,並沒有心情去實現。

由於幾天的不斷折騰,我感覺到身體十分困乏。

當我漸漸睡去的時候,感覺到海燕好像沒有了入睡,也許還在策劃著她的“救夫之事。”,畢竟他們算是多年的夫妻。

儘管我很困,但好奇心作祟,我還是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

就在半夢半醒之間,突然,海燕的身體動了一下,感覺她要起床。

我感覺身體很懶,不想動彈,眯著眼觀察她的舉動。

隻見海燕輕輕地掀開被子,躡手躡腳走到窗前的椅子旁坐下,在思索著什麼,過來一會又站起了,像是在做出重大的決定,而後又放棄——

也許她還在策劃著她的“救夫之事。”想著該如何行動。

其實這本是海燕家的私事,我完全可以放手不管,即使我想問,也幫不上什麼大忙,畢竟我沒有上層資源。

看著海燕的糾結,我最後還是動了惻隱之心,起身下床。

我把海燕摟在懷裡。安慰她說:“再大的事,也要睡好覺才辦,你這樣不睡覺,身體會熬壞的。”

海燕搖搖頭歎了口氣說道:“我實在是睡不著,但又想不出什麼辦法!”

“我們明天才去找何德看看,也許事情就迎刃而解了,這樣內耗也不是辦法。”

“不是,我心裡真的是無比矛盾啊,腦海中不斷地浮現出這些年來,二月對待我的那種不屑一顧的態度。每一次想起他那冷漠的眼神,竟然巴不得他能出點什麼事,這樣他或許就不會有心思再去外麵養小三了。這些年我感覺自己就像被命運捉弄的玩偶,每天在家苦苦守候,仿佛成了守活寡一般。可是這麼多年,他卻從未接近我——”

這可能是海燕的真心話,一個女人能眼睜睜的看著丈夫在外麵養小三,內心一定隱忍了極大的痛苦。

然而這種痛苦可能因為自己的錯誤,又無法發泄出來,隻能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要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拍著海燕的肩膀,試圖去安慰她內心平靜下來。

海燕接著說道:“可是,他這一出事,我心裡還是很難過,畢竟在外麵人眼裡,我才是他的妻子,還是要想想辦法,但願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回去,是一定要回去的,既然他要你找市裡的何德,明天就去找他,也許很快就能解決。”

“不是那麼容易,二月這麼多年受賄行賄的事情應該沒少乾,不然他那點工資養不起家裡的女人和兒子,這一點我清楚。”

“你以前怎麼不提醒他,最起碼他也可以收手些。”

“倒是提醒過,他會聽嗎,公公進去了,婆婆去世了,他養的那個小三又沒有工作,孩子還要上學,你想想他一定很缺錢,除了工資,又沒有彆的收入。”

從海燕的話語中,我可以聽出,二月可能是做了違法的事情,這個不容爭辯。以二月的地位弄點錢財也不是什麼大事。

海燕和我聊了很多關於他和二月的事情,直到天快亮了,我們才回床上躺了一會。

在皖北水鄉隻算待上一個晚上,又匆忙的坐上高鐵,返回我們所在的那座城市。

在火車上,我們相對無言,各自想著心事。

我知道海燕心裡很難受,便輕輕握著她的手,算是分擔一些憂愁。

海燕勉強笑了笑,“謝謝你陪我一起回去,有你在身邊,我感覺好多了。”

我看著她,心中充滿了憐惜,“客氣了,我們之間不用說這種客套話。”

海燕把身體斜靠在我的懷裡,微閉著雙眼,慢慢的睡去。

我看著窗外不斷後退的風景,困意來襲。

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我們到了們家鄉的城市。

站在出站口,沒想到海燕突然對我說道:“上我家吧!”

“你沒發燒吧!”我摸了摸海燕的頭。

“沒事的,現在怡怡在學校住,就是放假她也不常在我那住,家裡沒有彆人,隻有我自己。”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最新小说: 女承母業,我在豪門當保姆 崩壞:從最弱律者開始生活 我,木偶戲神,斬斷陰陽 快穿抱大腿後人生開掛了 重生寶可夢,從獨角蟲開始 我在霸總世界當胃病醫生 高考落榜?我眾籌開創最高學府! 開局覺醒無敵劍氣,我殺瘋萬界! 亂世龍淵:青銅羅盤震三國 NBA:執教勇士,鄧肯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