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鬆榆突然想起,村裡貫穿著一條大河,她來這的第一天就吃了王嬸兒給她燉的魚。
如果沒記錯的話,她記得王嬸兒當時說的是,這條魚是知青們在河裡鑿出來送給她的。
“我要是能弄來魚,你們收不收啊?”
於鬆榆看著眼前的人,試探的問。
“你能弄來魚?收啊,當然收了!不過你這魚新鮮嗎?”
畢竟是做吃的,這時候的飯店還是很注重食材的新鮮程度和品質的。
“這個你放心,就是不知道對品種有沒有啥要求?”
於鬆榆知道,大河裡的魚品種有很多,為了不白忙活,有些事提前問清楚還是很有必要的。
“啥魚都行啊,有的能做湯,有的能紅燒,隻要你能把魚弄來,我們還愁做不了?不過,你這魚……?”
領導也不是好糊弄的,既然要合作,自然要問清楚這魚的來路。
於鬆榆也不瞞著,大大方方的笑著回答。
“我們村裡有條河!我可以鼓動村民們幫你抓魚!”
“這,這就太謝謝你了!”
聽於鬆榆這麼說,領導就放心了。
“謝就不必了,就是希望你們收魚的價格能公道些。”
於鬆榆現在終於理解了那句話,要想富,先修路。
大山裡有不少好東西,就是因為沒有路,交通不方便,才讓這些寶貝走不出大山。
而且村民們常年在山裡生活,沒有迫不得已的大事是不會出來的,他們消息閉塞,就算手裡有好東西,也不知道能拿出來換錢。
既然這樣,她倒可以試著做一個紐帶,哪怕能為村民們增加一點收入,也是一件好事。
“這個你放心,價格絕對公道!”
這頓飯幾人吃的都很滿足,隻是原本說好於鬆榆結賬的,可最後卻變成了楊慶和。
於鬆榆發現李秀珍有一個特點,就是每次吃到好吃的東西,或者吃飽之後,她的心情就會變得非常好。
這次也不例外,坐牛車回去的路上,李秀珍又開始放聲高歌了。
王建軍起初還手捂著耳朵表示抗議,因為李秀珍的歌聲不是誰都能欣賞的了的。
後來發現說了幾次也沒用,逐漸的被她快樂的情緒感染,王建軍也開始放聲高歌起來。
牛車駛過他們之前約好的地點,牛車大叔很有眼力見兒的故意加速繞開王秀麗她們。
“喂,你們……等等啊!”
“我們在這啊……等等!”
王秀麗和張翠英跟在牛車後麵追了一段路,奈何體力實在不濟,隻好放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