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慶陽從省城回到溪洋鄉後,開始熱情的全身心的投入工作。
此時的乾部都在跑官,沒有人管工作上的事,因此,鄉領導以及那些準備跑鄉鎮副職的部門負責人基本上不在鄉上,給需要辦事的老百姓帶來了很大困難。
村裡麵的支部書記和村主任是替老百姓到鄉裡辦事的紐帶,村民如果需要到鄉裡去辦事,往往都是通過支部書記或村主任。然而,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到鄉裡麵卻找不到辦事的人。而這個時候李慶陽的坐鎮指揮,給支部書記和村主任及老百姓的辦事帶來了諸多方便。
李家莊村是溪洋鄉的大村,村黨支部李書記的嬸嬸是市婦聯副主席,堂哥是縣委辦副主任兼縣委書記劉海清的秘書,所以,李支書是溪洋二十二個村支書中的領頭人,在全鄉村支書中的講話也是最有分量的。
他受村民之托來到鄉裡辦事,發現部門負責人以上的乾部除了五十幾歲的財政所長外,就隻有黨委副書記李慶陽了。
"李書記呀,你還堅守在崗位呀,大家都出去跑官跑的天都要塌了,你還這麼悠閒的在鄉裡,你的心中難道就沒有什麼想法?"李支書問。
"我覺得現在的乾部都變了,隻知道跑官要官,把黨的宗旨,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全拋開了。作為一個共產黨人,應該始終堅持民為上的宗旨,任何時候都要堅守崗位,當好公仆,為民服務。當官要為老百姓服務,這是基本的官德,他們跑他們的官,我做我為民服務的事,我相信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李慶陽抑揚頓挫的說。
李支書聽到李慶陽的這一席話,頓覺李慶陽十分的高尚,是一位能真真切切為老百姓辦事的好官。
中午,李支書請李慶陽到街上的小餐館喝酒,一起來的還有三位村支書、兩位村主任和那個財政所長。
席間,在座的人聽到李支書重複了李慶陽的話後,感歎李慶陽是為人民服務的好官,紛紛表示,如果李慶陽能當上鄉長,那真的是溪洋人民的福氣呀。因為財政所所長也是溪洋人。
為了收攏人心,李慶陽還把這餐飯的單給買了。
實際上誰都清楚,如果上層沒有去運作,單靠下麵的呼聲是沒有用的。
但是,李慶陽在上麵已經穩穩的運作好了,可以說是穩坐泰山,這個時候如果再加上下麵的呼聲,可以說是相得益彰。
不過,鄉裡曾有個彆乾部拉攏一批人在李慶陽兩年前提副鄉長時,向考核組講了壞話,因此,這一次的李慶陽自然想到在這次的考核時要特彆的小心。其實,考核乾部時個彆講壞話也是正常的,隻要講壞話的人不要太多就是了。
這就是他否定父親的三招,用出自己的第二招:"殺雞儆猴,殺一儆百。"
在兩年前,縣委組織部對擬擔任副鄉長的李慶陽進行考核時,以鄉民政所所長、土地所所長為首的,聯合幾部門負責人和幾位村主乾,專挑李慶陽的毛病,向組織部考核組反映問題,搞的第一輪考核沒過關。
幸好李慶陽老丈人的學弟是當時組織部張部長的姐夫。
李慶陽考核沒有過關,張部長交代考核組人員:"組織上決定的事情豈能當兒戲,難道是組織瞎了?明天繼續去考核,考核不過關,繼續再考核,一直考核到過關為止。"
後來,李慶陽當上了副鄉長,特彆是第二年轉任為黨委副書記以後,他對民政所所長和土地所所長開始痛下殺手,兩位所長不僅丟掉了所長的位置,還被派到最邊緣的村莊去駐村。這才算剛剛開始。
這還沒完事,後來,兩位所長最後被李慶陽搞得身敗名裂。
李慶陽通過老丈人找到縣紀委副書記,然後自己偷偷叫戴萍蓮匿名寫舉報信向紀委舉報這兩位所長。
當時的民政所最吃香的是辦理結婚登記的業務,所有辦理結婚登記的新人都會帶兩條紅色的香煙給民政所長,這都成為了一種公開的慣例,一般是紅色七匹狼香煙,偶爾也有硬中華和紅雙喜香煙。紅色七匹狼香煙在當時算比較流行也相對比較高檔的香煙,一條一百四十元,因為當時的工資,按所長級彆也才六七百元。
因為李慶陽的老丈人已經跟縣紀委副書記通融過,於是,縣紀委暗地裡派出人員到溪洋鄉民政所,在新人辦理結婚登記時,裝扮成老百姓在看熱鬨拍照取證,並調查出街上一家專門回購民政所所長賣煙的店鋪,最後民政所長被處留黨察看處分,並按煙錢三年全鄉共計結婚3267對,每對折算兩條煙280元算,責令民政所長退贓四十六萬多元。民政所所長剛開始不肯退錢,因為這個金額對他來說太大了,而且他否認他收到的香煙能值這麼多錢。但是縣紀委的態度很明確,如果不退錢,就是移交給司法部門。紀委這麼一定調,民政所所長就怕了。最終,民政所所長被逼賣掉了在縣城剛付完首付的房子,還負了一身的債,老婆也離婚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