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
這半個月,各州都有下雨,並且已經發現一些蝗蟲的蹤影。
之前還是乾旱的時候,各州在進行翻土、找蝗卵上,不過現在還是有很多的蝗蝻。
董虞的治理蝗蟲方法都很好,除了使用雞、鴨吃掉蝗蟲效果並不好。
通過之前鄭清遠的觀察,他發現雞鴨不僅很少吃蝗蟲,它們還會優先吃一些莊稼作物。
並且要收集數量龐大的雞、鴨並不現實。
各州各城都有養雞、鴨的大戶,但最多也就是百來隻,運送活物要比運死物難很多。
動物出現死亡是可以預見的,如果稍有不慎,還會讓負責運輸的人傳染上雞、鴨瘟。
如果收集的雞全是來自那些養殖大戶,那還可以“借用”,但數量肯定是不夠的,隻能從百姓手裡收集。
而收集百姓雞、鴨,就不能靠“借”,就得買了。
一隻活雞的價格在五十文到一百五十文,一隻鴨則是八十到兩百文,具體價格要看品種和大小。
與其靠著雞、鴨一天吃那麼幾隻蝗蟲,為什麼不把這筆錢給百姓?百姓有手有腳有頭腦,抓到的蝗蟲不會比雞鴨少。
還能少去了購買、運輸雞鴨的過程,避免了雞、鴨瘟的傳染。
看完鄭清遠的奏書,我就決定放棄使用雞鴨吃掉蝗蟲的方法。
……
八月十七,明明才開始沒有一個月,唐、北陵就選擇停止了戰爭,
沒辦法,伊、唐、北陵三國都遭遇了蝗災,實在是分身乏術。
剛剛開始,伊國的蝗災是最小的,可越到後麵,三國都相差無幾。
蝗蟲太能飛了!今天在唐國,過兩天可能就飛到伊國,過兩天就又到了北陵國,哪怕最北邊赤昭國也遭遇了蝗災。
赤昭國,那可是五國的北大門。
哪怕我們三國都過得不如意,也得給他們補充一些東西錢財、糧食。
我其實很想對赤昭國皇帝說兄弟,你先撐住,等我滅了另外兩家,我再過來收服你,順帶打回失去的疆土。
……
九月中旬,唐、北陵也效仿伊國讓百姓捕捉蝗蟲,以此換取糧食和錢財。
他們為此花出了多少錢我不知道,但伊國的在換蝗蟲上,就花了十萬兩,以及數萬石糧食。
剛剛開始的效果還是很明顯,但隨著另外兩國蝗蟲的飛入,效果就顯得微乎其微。
不過在三國的共同努力下,還算是以慘勝收場,大量蝗蟲在九月末集體南下。
南封六州因為氣候的原因,可以一年兩熟,下種的時間在三月中下旬和八月中下旬,分彆在七月底和十一月底收。
之前其餘四國不是沒想過也搞一年兩收,奈何條件不允許。
播種早了,天氣太冷種子活不了。哪怕能在八月強行收割,匆忙播種,十一月天氣轉冷未成熟的糧食全部被凍死。
白白忙活幾個月,實在是不值得。
南封六州隻是下半年三成糧食被蝗蟲禍害,這倒還是可以接受。
北陵、唐國、原伊國八州就隻收回了六成糧食,可謂是損失慘重,基本是可以說是不會有多餘的糧食囤積起來。
……
轉眼就要到冬天,北陵倒也不再主動出擊,北陵皇帝的選擇很正確,沒了充足的糧食,又要麵對會下雪的冬天。
不過北陵國還是向我請求糧食上的援助,我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就認為北陵真的缺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