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書信一封給赤昭國皇帝,希望他能舉國投降,為此,我可以封他為王爺,管理至少三郡的一個州。
沒有直接許諾他管理哪個州,那時因為赤昭的州很不合理,小的隻有一縣之地,怕赤昭國皇帝以為我在搞文字遊戲。
……
五月末,源源不斷的馬車來到京城。
這馬車分為三類
一、數量最多,也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主要是一些金銀財寶,綢緞瓷器、書畫珠寶。
這些是來源於北陵富商和世家,有自願也有被迫,被迫的是那些對北陵皇室太過忠心,參與抵抗伊國軍隊。自願的,是一些牆頭草世家,極力的向伊國示好。
二、北陵世家進獻的世家女子。
這一招雖然俗套,卻能很好的維係我與北陵世家的關係。
三、一些重要人物。
比如北陵皇帝以及家眷,符山嶽。
……
雖然伊國有些拮據,還是命令大擺宴席。
宴席上,除了符家基本都到齊。
我下麵左側第一位是北陵皇帝趙天凱,右側是南封國皇帝。
當然,這兩人已經是“前”皇帝了。
沒有讓符家人過來參加宴會,那是符家的倒戈加快了北陵的滅亡。
為了避免仇人相見,使得宴會宴會不歡而散,雖然北陵皇帝本不快樂。
讓南封國皇帝過來作陪,就是在告訴北陵國皇帝,把命留在京城也不是什麼壞事。
一頓“把酒言歡”、“其樂融融”後,結束了宴會。
我找來了等待多時的符山嶽,這家夥,居然和普通老人沒兩樣,最多就是皮膚有些白。
我詢問“你對現在的局勢怎麼看?”
他行了一禮,用有些遺憾的語氣說“陛下,天下亂世,無從說起。”
我知道,他這樣的老狐狸,不問清楚根本問不出什麼。
“你還想領兵嗎?”
“自然想,隻怕陛下不敢。”他笑眯眯的看了我一眼。
“我聽說,符將軍以前意圖在北陵造反?”
“是的,陛下,此乃事實,隻不過他們沒有證據,沒有借口、沒有能力拿下臣。
臣其實對皇帝寶座並不感興趣,如果真的想成為皇帝,為什麼不改頭換麵,假死脫身,投靠另外其他國家,成為將軍後再成為皇帝。
這條路,雖然難,但也比現在強。”
……
造反是什麼值得光榮的事嗎?為什麼他回答得這麼驕傲。
我問“那你對伊國……”
“不敢造次,臣確實想要替趙氏掌管北陵,但那是不想聽命於庸主,陛下可當得上明主。
陛下多次試探,其實是用到臣,不管陛下要怎麼做,臣都聽之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