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會談開始時,園園帶著希望、偉偉婷婷趕到了。
星靈用手勢示意園園占據有利地形。園園觀察一下情況,立刻帶著希望、偉偉婷婷開始修築臨時的高台。
包圍圈的這一頭,星靈負責會談,蘆蘆白朗端著竹槍鎮場子。
亞成年熊貓在美靈的帶動下,都在悄悄地撿石頭攢石頭,隨時準備著打狼。
萬一,三方會談談崩,熊貓運輸隊需要在第一時間對狼群形成包圍夾擊之勢,這樣才能保證武崗、陽光、比力,仙子的安全。
打,不是目的。
想要不打,就需要展現實力,用強大的威懾,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使對方認識到,戰,無勝算,和,則兩利。
星靈聽白朗說,因為地震,山裡頭這兩天死了不少動物。
狼群因為有專職的偵察狼,並且成員多,所以撿漏的收獲頗豐。看狼群的精氣神,就知道這兩天狼群的夥食不錯。
而棕熊媽媽不一樣。領地內植物破壞嚴重,又帶著幼崽,外出覓食風險很大。
棕熊媽媽之所以會和狼群爭奪食物,是因為急需進食給幼崽哺乳。
熊貓這個種族,對帶崽的母親有種天然的憐惜與敬重。
武崗組成員沒有驅趕棕熊母子,其實已經表明了態度。
都是熊科動物,棕熊媽媽又帶著幼崽,象武崗這樣的大男子熊貓,內心肯定是想要偏幫的。
目前三方的局勢是,狼群勢大,還搞包圍,棕熊一家三口勢弱,但棕熊媽媽若是拚命,狼群必有死傷。
至於熊貓,算是無故被牽扯進爭端的第三方。
這種情況下,熊貓作為第三方,想要從爭端中把自己完好無損地摘出來,是需要一點智慧的。
星靈問狼群首領,“你說是你們的偵察狼先發現的這頭白唇鹿。”
“對。”狼群首領點頭。
星靈又問棕熊媽媽,“你發現白唇鹿的時候,白唇鹿是不是已經咽氣。”
棕熊媽媽點頭,“這頭白唇鹿在地震中受了很重的傷,熬不住,就咽氣了。”
“所以,這頭白唇鹿不是獵物!”星靈指出問題的關鍵所在。
狼群首領沉默了。
在動物界,對獵物的所有權,是有普遍認知標準的。
雖然搶奪獵物的事時有發生,但動物對獵手及其權利,是尊重的。
經過合理鋪墊,星靈開始理論,“既然不是獵物,而是撿漏,那就應該是誰先撿到歸誰,而不是誰先發現歸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