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8日,對於八隻奧運大熊貓來說,是個特殊的日子。
從這一天起,八隻不足兩歲的幼年熊貓,離開了他們的出生地,臥龍核桃坪基地,正式踏上了他們的熊生旅途。
沒有歡送儀式,沒有鑼鼓喧天。隻有默默站在路邊送行的當地民眾。
這些樸實的人。在地震中,他們或者失去親人,或者失去住所。和保護中心的大熊貓一樣,他們都陷入各自的困境。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他們仍然來了。來送彆八隻將要進京助力奧運的大熊貓。
臥龍周邊的居民,一直視大熊貓為吉祥獸。又將大熊貓叫作花熊、竹熊。
大熊貓偶爾下山覓食或遊逛。不傷人,不損壞莊稼,隻是好奇地東看看、西望望,樣子憨態可掬,十分招人喜歡。
臥龍成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周邊的竹農給大熊貓供應竹子,能獲得穩定的收益。
中外遊客的到來,則帶動了臥龍的旅遊、住宿、餐飲、紀念品等產業,使得居民們有了更好的經濟收入。
所有這些好處,都是大熊貓帶來的。——
地震爆發,一些當地的民眾不顧自身安危,也不管自家倒塌的房屋,第一時間,跑到核桃坪基地,幫助飼養員,將大熊貓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當地民眾對於大熊貓,有著特殊的情感。
送行的人群異常安靜。靜靜地,注視著大熊貓裝籠、上車。
紅色救援大卡車起步的那一刻,人群裡有了低低的哭泣聲。
坐在車上的八隻奧運大熊貓,透過運輸籠的縫隙,看著送行的人們,看著臥龍的大山和森林,鼻頭也酸酸的。
再見了,媽媽。
再見了,熊貓親族們。
再見了,臥龍。
再見了,為我們送行的人類。
從臥龍到映秀,路途顛簸。路旁的山崖上不斷有碎石塊砸下來。
“哥哥,我想吐。”體型較為瘦弱的翠翠,聞到汽車的汽油味,覺得反胃。
朗朗拍拍妹妹的背,“妹妹,忍著點兒。過會兒就停車休息了。”
福娃扒著運輸籠,“還有多久停車呀?我也想吐。”
活潑好動的福娃也暈車了。
忽然,天上飄起了細雨。
雨絲斜斜的,飄進了運輸籠。
正在玩舌頭的喜淘淘,舌尖沾了雨點。
“這雨是甜的。不對,是冰泉甘露!”
朗朗馬上反應過來,“翠翠,快張嘴,喝了冰泉甘露,就不難受了。”
熊貓們激動了,紛紛扒著運輸籠往外看。
熊貓們看到的,是一場精彩絕倫的飛行特技表演。
隻見八隻鳳頭鷹在空中整齊列隊,步調一致進行左右懸停回轉,翻轉,筋鬥,轉彎。
最後,八隻鳳頭鷹頭頂頭,圍成一圈,做繞點飛行動作。姿態優美輕盈,宛如空中芭蕾。
接下來,是金雕表演隊的飛行特技表演。
三隻體型巨大的金雕,在空中懸停,齊齊點頭,向幼年熊貓們示意問好。
接著,三隻金雕連續完成鐘擺飛行、“8”字盤旋、前飛回轉等動作,節奏緊湊,一氣嗬成。
最後上場的,是渾身火紅燦爛的朱雀。
朱雀展開巨大的雙翅,臨空而起,直衝上萬裡雲霄。
“朱雀呢?飛哪兒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