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難挑,不如就用原作者的書。
剛剛林笑的話的確給了他啟發,讓他想到了餘華的一部長篇小說——《第七天》
相比於《活著》,《第七天》在餘華的作品裡爭議頗大。
有人認為這本書是餘華最爛的小說!
也有人覺得,一個作者所創作出來的現實,離不開他當前所處的社會環境。
所以這本書依舊是餘華筆力的延續。
《第七天》所反映出來的,正是虛幻與現實交織後,所產生的荒誕的社會。
作者餘華通過亡靈視角切入現實,借充滿溫情的“死無葬身之地”來對比荒誕殘酷的現實世界。
小說講述的故事很新奇,以死者楊飛的視角來描寫在他死後七天裡的所見所聞。
餘華的文筆毋庸置疑,字裡行間細膩的情感也讓人欲罷不能。
相比於《活著》直愣愣的刀子,《第七天》就像是淡淡的鈍痛。
讀它的時候你內心是溫柔的,不知不覺就會流下眼淚來。
至少許逸初讀的時候是這樣的,總是不覺間就濕了眼眶。
……
“老許,發什麼愣呢?”林笑疑惑的問。
“啊?”許逸回過神來,“在想新書,我找到新書的靈感了。”
“真的?哪種題材?”陶霖詢問道。
這幾天許逸沒出書,他讀彆的作家的作品,總覺得少了些什麼,對比起來,明顯的比不上許逸的文字嘛。
“秘密。”許逸神神秘秘的開口,“今天晚上十二點,就見分曉!”
“嘿,你還搞上秘密了。”陶霖瞪著眼睛。
許逸沒搭話,隻是偏頭問南知意:“我現在要回家碼字,你一起還是留在這兒?”
“我留在這兒吧,回去你要碼字,也沒空搭理我。”南知意撇撇嘴道。
“ok了,晚上出去慶祝打我電話啊。”許逸囑咐道。
“路上注意安全。”南知意同樣叮囑道。
“放心吧。”許逸擺了擺手,轉身離開。
回到家後,他徑直到了書房,打開電腦。
博微評論區的催更氛圍已經到達了高潮,像他這麼寵粉的人自然要極力滿足讀者們的願望。
於是他編輯了一條博微,點擊發送:
“今晚十二點,不見不散!”
隨後他便扔下手機,開始勤勤懇懇的碼字:
“濃霧彌漫之時,我走出了出租屋,在空虛混沌的城市裡孑孓而行。我要去的地方名叫殯儀館……”
極具吸引力的開頭,在平淡的文字裡完美拋出了看點。
其實這種嚴肅文學更適合去讀紙質書,它會讓你的心靜下來,更專注的把注意力投入到故事中。